棗莊齊魯網6月24日訊(棗莊臺候曉文 姜超 臺兒莊臺徐同剛)當地時間6月22號上午10時許,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同意將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志著作為擁有首批大運河申遺驗收點的棗莊也有了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申遺”成功,對于促進棗莊市城市轉型,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大運河棗莊段,文物古跡眾多,遍及運河兩岸,尤其是臺兒莊城內的3公里運河古道,是目前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運河河段之一,被稱為“活著的運河”。“ 因為這是從這個400多年前保存下來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態(tài)。有這個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是遺產的兩個屬性,最明顯最典型。這也是咱大運河遺產沿線3300公里保存最為完整的河道之一。”棗莊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長殷秀嬌這樣告訴記者。
在全國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棗莊臺兒莊古城,許多當地市民和游客了解到申遺成功的消息后都感到特別振奮,棗莊市民徐海林在臺兒莊古城經營了一處文化飾品店,他說這是在中國的榮譽也是臺兒莊的驕傲。將來它可以帶動我們中國,帶動臺兒莊,經濟、旅游、餐飲各種文化產業(yè)的興榮發(fā)展,都有好處。是造福于后代,造福于人類的大好事。
申遺成功只是第一步,作為遺產地的普通市民,大家覺得下一步更應當好好的保護遺產、愛護遺產讓它傳之后世。棗莊市民張雯婕告訴記者,下一步,對于我們申報成功的遺產,我們應該做好進一步的加強保護工作,而且我們臺兒莊人也要以身作則,保護好我們運河的每一段文化,每一段古跡。
據了解,此次大運河申報的系列遺產分別選取了包括臺兒莊3公里河道在內的各個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共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沿線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共計58處遺產,河道總長度1011公里。在申遺的同時,我市以臺兒莊古城重建為載體,保護傳承運河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明特別是本土歷史文化,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歷史文化,參與文物保護,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宣傳推介當地人文地理,提高我市知名度和影響力。
棗莊市臺兒莊古城管委會副主任王兆海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以運河申遺成功為契機,加大對這段運河的保護和利用。同時,充分發(fā)掘運河文化、大戰(zhàn)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加大文化的展示和開發(fā)利用,把臺兒莊古城及運河保護好,利用好,造福于當代及后世。
運河“申遺”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運河,感悟品味運河,而且在文化享受的同時將直接拉動棗莊市文化旅游的快速提升。對于促進棗莊市城市轉型,加快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棗莊市文物局文博科科長殷秀嬌說:大運河中河臺兒莊段,作為長江以北唯一東西走向的河道,不僅擁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將始終堅持運河遺產保護,和延續(xù)運河功能相結合;與展示歷史文化遺產相結合,不斷挖掘運河遺產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大運河遺產成為棗莊市文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亮點。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