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宣傳,提高農民群眾法制意識。采取集中培訓、印發(fā)資料、接待咨詢、受理投訴等形式,廣泛宣傳農資法律法規(guī),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知識,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農資消費觀念,引導農民在購買農資時索取票證,提高科學使用農資的能力,營造了社會關注、企業(yè)自律、農民得實惠的農資打假社會氛圍。
抓源頭,完善農資產品質量檔案。堅持從源頭抓起,通過建立和完善農資經營管理制度,嚴格實行市場準入、公開承諾、內部管理等制度,確保不符合條件的經營者不得從事農資經營,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農資產品不得進入農資市場。制定了農資企業(yè)(門店)信用管理辦法和科學評價體系,對農資經營從業(yè)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推行守法經營承諾制。大力開展“放心農資經營店”創(chuàng)建活動,增強了經營者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和榮譽意識。
抓檢查,規(guī)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按照保障農業(yè)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要求,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檢查相結合的方式,聯(lián)合工商,質檢、農安辦等相關部門,對金鄉(xiāng)縣域內所有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yè)(門店)進行聯(lián)合執(zhí)法集中整治。同時,不定期地對農資經營門店(企業(yè))進行巡回檢查,及時指導整改存在問題。
抓案件,做到為民增收保駕護航。對涉及面廣、群眾反映強烈、造成重大農業(yè)生產事故的制售假劣農資案件,堅持從重從快的原則,以提高農業(yè)執(zhí)法震懾力;對一般過失性的造成危害較小的違規(guī)違法案件,采用說服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辦法進行處理;對群眾來電來訪的信訪案件,認真做好相關筆錄并及時作出相應處理,真正做到為民排憂解難,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利益。(孫文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