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24日訊 山東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援藏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確定了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5市分別對口支援日喀則地區(qū)的白朗、日喀則、昂仁、聶拉木、南木林5個縣(市)。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20年來,山東共投入各類援藏資金33.67億多元,啟動了各類項目1000多個,使受援地的工農業(yè)生產水平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日喀則市,占地17平方公里的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初具規(guī)模;在南木林縣,8000畝生態(tài)林發(fā)揮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在白朗縣,5300多個蔬菜大棚拔地而起,白朗蔬菜的品牌交響雪域高原。對于這些改變,當地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白朗縣群眾珠扎:“現在那些蔬菜大棚、路上那些賣西瓜的,都是他們援助的。沒有他們,我們西藏能有這么大的變化嗎?援藏干部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感謝他們。”
20年來,在山東援藏干部的努力和資金的扶持下,日喀則地區(qū)受援5縣(市)生產總值從2.39億元增長到68.35億元,增長27.6倍;地方財政收入從391萬元增長到13620萬元,增長33.8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983元增長到6189元,增長5.3倍。
西藏自治區(qū)組織部副部長、第七批援藏干部總領隊王奉朝說:“對口援藏20年來,山東援藏干部始終以建設西藏為己任,胸懷大局,攻堅克難,努力工作,為日喀則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很多工作走在了援藏省市的前列。”(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 原標題:新聞綜述:山東援藏20年 雪域高原著華章)
延伸閱讀:山東援藏干部調研當地工業(yè):爭建一流礦業(yè)生產基地山東援藏20年:受援縣連年保持超17%發(fā)展速度 進藏日記:從住房到教育 山東援藏打造民生高地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