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訊(通訊員 劉長雨 吳立龍)兗州建立健全多層次、寬覆蓋、多功能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讓老百姓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記者剛來到西順河社區(qū)采訪,小區(qū)居民李鳳芹就迫不及待的拉著記者到家里瞧瞧,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70平米的房間,兩室一廳,臥室朝陽,有獨立衛(wèi)生間、廚房等,有線電視、暖氣、寬帶、天然氣等配套齊全。平日一家人住在不足40平米的北山拖宿舍里的李鳳芹一家感到非常滿意。如今已經是嚴冬時節(jié),而小區(qū)供暖更是讓李鳳芹一家感到幸福和舒適。
孔凡玉李鳳芹夫婦告訴記者,光穿一件秋衣還熱哩,屋里很熱,這邊從開通暖氣以后。
西順河社區(qū)經適房項目建設地點在西順河路以東,鐵北西街以南,建設經適房676套,建設面積68582平方米,該項目于2011年9月開工建設,2014年2月竣工交付使用。目前于2014年6月全部上房居住。本項目是區(qū)政府為貫徹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精神,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加快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促進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建設的具有保障性政策的經濟適用房。2011年以來,兗州共建設保障性住房3604套,其中:廉租房492 套、經適房2124套、公租房988套,總建筑面積27.78萬平方米,總投資6.25億元,共有1649戶中低收入家庭喜遷新居。
以前在口腔醫(yī)院附近租房的肖月梅對小區(qū)房子連稱滿意,房子面積不大,但光線充足,非常的合理和實用,有兩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廚一衛(wèi),滿足了各類家用電器、生活必需品的擺放和儲存。小區(qū)的地理位置讓她感到非常方便。
肖月梅說,來到這里環(huán)境比較好,孩子上學也比較方便。在實驗高中,出去購物也很方便,來這里享受到熱力,以前沒有這種條件。
兗州始終把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為一件民心工程,建立健全多層次、寬覆蓋、多功能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賃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將住房選擇在區(qū)位較好的地段進行建設,方便低收入家庭出行、購物、子女上學。所有住房建設項目均選擇一流的設計、施工、監(jiān)理單位進行建設管理。同時,強化施工監(jiān)管,嚴把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關口,力爭讓低收入群眾住有所居、住得溫暖、住得舒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