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2月10日新媒體專 湖水深,潭水深,不勝兄妹情深;山相連,水相連,不及骨肉相連。
哥哥不幸查出白血病,巨額醫(yī)療費讓父親欲賣腎救子。妹妹毅然辭去工作,挺身而出,穿梭在寒冬街頭叫賣烤地瓜,為哥哥籌措救命錢。近日,22歲山東姑娘王艷紅在濟南街頭的故事迅速在網絡傳開,也被網友親切地贊為“最美地瓜妹”.
今年1月,24歲的退伍軍人王明達剛訂完婚,正沉浸在幸福和喜悅中,準備迎接春節(jié)來臨,卻不料被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這猶如晴天霹靂。王明達家里沒錢,三叔將一年到頭養(yǎng)的十幾頭豬賣了3萬塊錢才讓他入院治療。大過年的,一輩子靠種地為生的父母四處奔走,找親戚朋友東挪西湊,籌錢為他做進一步化療。
短短幾個月的治療,讓王明達身體逐漸恢復,但醫(yī)生建議最好盡快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慶幸的是,今年4月,中華骨髓庫找到了與王明達匹配的造血干細胞配型,但因為湊不齊高昂的醫(yī)療費只能慢慢等待。
父親王昌全心急如焚,一邊在醫(yī)院照顧他,一邊到附近建筑工地做雜活、賣烤地瓜掙錢。“目前的檢查費和化療費已花掉了近40萬元,醫(yī)生說后續(xù)手術費用還需要30萬元左右。”王昌全深感無奈。
一籌莫展之時,王昌全想到賣腎?梢淮蚵,即使那樣也湊不齊費用,且家里又會少一個頂梁柱。在老家山東棗莊市臺兒莊區(qū)一家診所當護士的女兒王艷紅驚聞父親欲“賣腎救子”,心如刀絞。她立即辭去現有工作,趕到濟南與父親一起面對困窘的現實,共同承擔照顧哥哥的責任。
為了盡快給哥哥籌集救命錢,父親在醫(yī)院附近租了一間簡陋的平房。王艷紅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生爐子,洗地瓜,烤地瓜。室外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屋內沒有熱水,她只能用冰冷的自來水將一個個地瓜清洗干凈,手凍得直哆嗦。屋內簡陋的桌子上,放著幾塊煎餅和兩袋咸菜。因為舍不得花錢,王艷紅特意從老家?guī)砹吮阋擞帜軗物柖亲拥募屣,供自己和父親一日三頓食用。“一塊錢一包的咸菜也能吃上好幾天。”王艷紅說。
早上8點鐘左右,王艷紅戴好圍巾,裹得嚴嚴實實,蹬著三輪車出門。她一般在濟南市濟濼路、師范路附近轉悠,一邊叫賣烤地瓜,一邊散發(fā)救助哥哥的倡議書,希望好心人幫助她的家庭渡過難關。
12月的濟南市街頭,寒風刺骨。瘦小的王艷紅站在馬路邊,手背、鼻子和臉蛋凍得通紅。為了抵御寒風,她不停地跺腳,雙手時不時地放在烤箱上取暖,臉上卻滿是自信和樂觀。三輪車身上寫著幾行大字:優(yōu)秀青年身患白血病,請愛心人士熱心救助。每當有市民路過購買烤地瓜時,王艷紅都習慣地彎下腰,深深地鞠上一躬,嘴里不停地喊著謝謝。
“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出來,如果賣得快,晚上七八點就能回去。如果賣不動,可能還要再晚些。而且每天都不敢多喝水,擔心上廁所沒人看攤。”王艷紅抽著鼻子說,盡管這樣,一天下來最多的收入也就六七十塊錢。“雖然辛苦,但是心里踏實。我希望自己過得累點,是不是這樣老天就會對哥哥寬容點。”寒風中她充滿希冀。
連日來,王艷紅頂著嚴寒賣烤地瓜籌錢救白血病哥哥的故事在濟南和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濟南市民和不少網民深受感動,并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3日上午,王艷紅的一車烤地瓜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完了,原本需要一整天才能賣幾十塊錢的地瓜,賣到了1000多元。許多好心市民專門前來購買,并拿出整錢不讓找零。不少市民紛紛給王艷紅塞完錢,就急匆匆離開了。一名62歲的張大爺手拿出200元買了一個烤地瓜。老人說,“昨天我通過網絡看到王艷紅的故事后感到非常心酸,小姑娘真不容易。當晚我就趕到濟濼路找她,卻沒見到人。今天一早,我又出來找,終于給碰上了。”
王艷紅說,2日晚上,一位阿姨還特意從家里給她送來了一碗熱騰騰的水餃和捐款,并叮囑她保重身體。一位匿名小妹妹發(fā)來手機短信:“姐姐在外賣烤地瓜要多穿衣服,不要感冒加重了。”這些陌生人的關心讓王艷紅心里倍感溫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