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6月11日電(記者 保旭)受特大干旱影響,此間高原湖泊滇池水位降落嚴重,藍藻高密度暴發(fā)期卻較往常推遲了兩個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李昆敏今日在接收記者采訪時表現(xiàn),這闡明滇池水質在逐步轉好。
今年,滇池因長達半年的干旱,水位降落了近1米,湖容較去年減少了2.5億立方米,加上氣溫較高,有專家擔心,滇池藍藻或將提前暴發(fā)。然而,今年滇池藍藻高密度暴發(fā)是從5月中旬開端,較去年推遲了兩個月。
李昆敏表現(xiàn),雖然今年滇池遭遇大旱影響,再加上昆明持續(xù)的高溫氣象,今年滇池藍藻暴發(fā)量卻與去年基礎持平,高密度暴發(fā)期推遲,這闡明滇池水質在逐步轉好。
云南省環(huán)保廳日前對外頒布的2009年滇池污染指標顯示,與往年相比,滇池外海重要超標指標總氮年均值呈降落趨勢,滇池草海重要污染指標年均值略有上升。
另外,為了配合將要實行的滇池內源污染生物治理項目,通過向滇池大范圍地投放鰱魚等濾食性魚類,把持滇池內的藍藻等浮游生物的生長,從而有效改良滇池水質,昆明市日前開端封湖禁漁兩年,這也滇池禁漁時間最長的一次。
滇池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被昆明人視為母親湖。上世紀80年代以來,滇池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入湖重要污染負荷總量呈大幅上升趨勢,水質基礎為五類、劣五類,目前也是中國污染最嚴重的內陸淡水湖泊之一。近年來,昆明政府部門加大了滇池污染治理力度,保持“湖外截污、湖內清淤、外域調水、生態(tài)修復”。根據滇池治理長期計劃,從2008年到2020年,滇池治理投入將突破1000億元國民幣。 (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