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季新款發(fā)布的慣例早已過時。如今的時裝屋每年至少要推出四個系列,外加越來越多的特別系列、越來越細的產(chǎn)品分類。一個明星設計師每年兩度登上T 臺謝幕,對品牌經(jīng)營畢竟有多少助益?比起依附如雷貫耳的大人物來,奢侈品品牌如今開端考慮尋找一個扮演著品牌全球大使角色,能夠幫助品牌全面發(fā)展的設計師。在距今較近的兩次任命中,Gucci 和Valentino 不約而同地從底本的設計團隊中提拔了籍籍無名的Frida Giannini和設計組合MariaGrazia Chiuri加Pier Paolo Piccioli——兩者都不是圣馬丁設計學院的畢業(yè)生。
即便是作風勇敢的英倫新秀GilesDeacon, 對Ugaro 來說也是個穩(wěn)當?shù)倪x擇,與Lindsay Lohan 相比就更是如此。40 歲的Deacon 在他自己的品牌設計上就具有高級定制意識,要說幫助Emanuel Ungaro 復興光輝傳統(tǒng),他應當大有可為。
作為Louis Vuitton 的明星設計師,Marc Jacobs 已經(jīng)為東家效率13 年之久。最近,為慶祝品牌在倫敦邦德街上的旗艦店揭幕,他在店內(nèi)二樓舉辦了一個小型成衣展。然而除此之外,1500平方米的店堂里卻完整看不到服裝的影子。從手袋到旅行箱,從高級珠寶到時尚飾品,從絲巾到野餐墊、撲克牌等豪華禮品,這家被稱為“珍品收藏家豪宅”的店鋪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Vuitton 配飾。信號轉(zhuǎn)達得一清二楚:想要財源滾滾,一個由富于發(fā)明力的設計師所帶領的團隊依然必不可少,但今天的創(chuàng)意團隊必須適應在插滿網(wǎng)線的現(xiàn)代化辦公室工作,而不是躲在他們的象牙塔里幻想。
下一個Tom Ford 在哪里?
難道一個像Tom Ford 那樣星光熠熠的設計師真的失去了吸引力?抑或這一切只是因為時裝屋即便有錢也找不到第二個Tom Ford ?
自從Alexander McQueen 辭世, 無論是他的公司總裁還是其母公司Gucci團體,都沒有考慮過尋找外來接替者。因此,包含呼聲最高的Gareth Pugh 在內(nèi)的眾多候選人也就直接被擋在了門外。Gucci 團體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由于一切出自意外,事先缺乏籌備,公司并沒有任何既定人選。Sarah Burton 不是明星,但在業(yè)內(nèi)已經(jīng)名聲在外。最重要的是,她曾與McQueen 本人及其設計團隊共事多年,尤其熟悉品牌服裝制作地意大利方面的團隊和流程。比起一個之前與品牌毫無接洽,創(chuàng)作力又有待驗證的設計師來,在這個非常時代,她無疑是更為妥當?shù)倪x擇。
實際上, 誰也不會拒絕一個像Tom Ford 那樣既有巨星范兒,又充滿干勁的極品全才,誰也不會拒絕一個像Christopher Bailey 那樣聰慧而又勤懇,兼具義務心和管理才干的優(yōu)良設計師——在被Burberry 聘請之前,他在Gucci 為Ford 工作,也許正是這段經(jīng)歷培養(yǎng)了他日后改革歷史長久的Burberry的才能。目前各大時裝屋面對的真正問題,也許只是世上找不到那么多勤勞肯干、見多識廣的人物。誰不想找一個真正的時裝大師呢,要是果真有好多大師閑著沒事干的話?
在這一點上,Herms 新任總裁Pierre-Alexis Dumas 的說明十分奇妙,可謂揚長避短。“我們總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他說,“Martin,一個沒人見過他真面目標人——他性格就是如此。接著是Jean Paul,一個豁達外向的人,F(xiàn)在是Christophe,他冷靜謹慎,同時像Jean Paul 一樣熱愛生活——一個介于前兩者之間的人。他選擇以設計說話,但也不回避大眾。我愛好這種姿勢。”
新選擇與老傳統(tǒng)
對Herms 而言,調(diào)換設計師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執(zhí)掌品牌30 年之久的總裁Jean-Louis Dumas 于5 月1日逝世,作為家族的第六代繼承人,其子Pierre-Alexis 子承父業(yè),自然要開辟一番王朝新景象。他的父親具有遠見卓識,一手推出了Birkin 包,先后任命Martin Margiela和Jean Paul Gaultier為品牌設計總監(jiān),并適時開辟了中國市場。他曾說:“我們賣的不是生活方法,是質(zhì)感。”在這一點上,再沒有誰比Margiela 更加完善貼合品牌的低調(diào)作風了。然而時移世易,今天的奢侈品必須融高尚感、變更性和功效性于一體。也許Herms 盼望在服裝范疇建立一種能與為Kelly 包交相輝映的標記性單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