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據(jù)《金融時報》報道,時裝與真實生活之間的界限更像一條鴻溝,特別是在泳裝方面。最近出現(xiàn)在伸展臺上的泳裝都配著細高跟鞋,模特手中是小小的手袋,連一包口香糖都難以裝下,更不要說毛巾、防曬霜了。

由此可見,高端泳裝迎合的,主要是那些在法國海濱度假的人。也就是美國設(shè)計師Michael Kors所說的 “努力工作,努力玩”的人。應(yīng)該不會是努力游泳的人。誰會穿上英國設(shè)計師Julien Macdonald的“游泳禮服”?這件衣服長度到地面,采用彈力尼龍和網(wǎng)眼面料制成。

還有Proenza Schouler的斜紋軟尼短褲,出自沖浪靈感系列,采用了扎染。在Cynthia Rowley紐約店的櫥窗里,是一件蠟筆色濕套裝。每件泳衣都有可愛之處,但是很難想象,真的穿到海濱是什么效果。

畢竟,貨架上有很多實用性很強的泳衣,有些還出自時裝品牌。不過這些泳衣是不會出現(xiàn)在伸展臺上的。 比如出品純色泳裝的Eres,這是香奈兒所屬的一家法國公司,制作漂亮、沒有虛飾的細帶比基尼和經(jīng)典泳衣。還有Tomas Maier的同名套裝——三角比基尼及泳衣,顯示適度的大腿線條,適度暴露。

此外,還有五顏六色的Pucci和Missoni泳裝,充分利用了他們標(biāo)志性的色彩和印花。(Missoni的泳衣占其總體生意的25%。) 談到上述泳衣和伸展臺泳衣的區(qū)別,不妨參考Hanro和Madonna的錐形文胸,或是Wolford和Dolce & Gabbana的胸衣。
換種說法,設(shè)計師對于身體的意識越來越強,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下一步,泳裝也可能變成時裝。這些泳衣不是用來游泳穿的。只是靈感來自游泳。可以借鑒一下Lisa Marie Fernandez的經(jīng)驗。她是一位造型師,在紐約和倫敦工作,她的泳裝線采用高科技橡膠面料制成,在水中自如變化。這種泳衣適于水下運動,也能抵擋沖浪的挑戰(zhàn),而這正是Fernandez的主要目標(biāo)。
不過后來Fernandez聽說了不用作游泳的泳衣:它們出現(xiàn)在時裝發(fā)布會上,出現(xiàn)在迪斯科舞廳里。她說:“這種改變很有意思。我聽說有人穿泳衣出門,外面套著夾克;大家告訴我,在澳大利亞,姑娘們穿著泳衣去夜店。”或許出自同樣的靈感,購物網(wǎng)站Net-a-Porter近期把Fernandez 泳衣和帶羽毛的Proenza Schouler半裙搭配起來。
由此,這位設(shè)計師意識到品牌的擴展空間,在上一季的女裝系列中,她穿了前面帶拉鏈的經(jīng)典泳衣,搭配了Givenchy長褲和高跟鞋。反響相當(dāng)好。Fernandez的這一步勢在必行:針對秋季,她已經(jīng)制作出了橡膠面料雞尾酒裙。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