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時尚女性來說,瘦身與美白大概都能入選最為關注的幾個主題。而蔬菜是科學支撐“有助于瘦身”的少數(shù)幾種食物之一。在許多女性下定決心為了瘦身大吃蔬菜的時候,卻又有專家列出一堆蔬菜說“警惕!這些蔬菜含有光敏性物質(zhì),會損害你的皮膚……”
于是,面對蔬菜,吃,還是不吃,也就成了問題。
食品工程博士,科學松鼠會資深作者云無心近日撰文指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吃上幾百克芹菜,大概還不至于達到讓皮膚容易被紫外線損傷的地步。如果正好碰上“生病”的芹菜,或者是對陽光過敏的皮膚,就需要另當別論了。
芹菜惹的禍
1986年發(fā)表的一篇論文提到了這樣一件事情:在某家食品商店里,127個工人中有30個人手臂上呈現(xiàn)了皮疹。其中,農(nóng)產(chǎn)品部的8名工人全都呈現(xiàn)了癥狀,自然也就讓人猜忌罪魁禍首在生鮮食物之中。根據(jù)歷史傳說,人們猜忌是芹菜惹的禍。而分析檢測發(fā)明,這個商店賣的芹菜品種中含有很高濃度的光敏物質(zhì)。
這種因為接觸蔬菜而導致的皮膚癥狀被稱為“植物光化性皮炎”。類似的事情并不罕見,而猜忌對象往往都是指向芹菜。
光敏物質(zhì)“給點陽光就殘暴”
以芹菜為代表的一些植物會產(chǎn)生一類叫做“呋喃香亞素”的物質(zhì),其中最著名的一種叫做“補骨脂素”。這種物質(zhì)的分子很小,可以直接穿透細胞達到DNA上。在通常情況下,它只是呆在那里直到最后被清除。但是如果給點陽光它們就會殘暴起來——其實是陽光中的紫外線,所以紫外線照射有同樣后果。它們會跟DNA聯(lián)合,從而讓DNA失去復制才能,于是跟DNA有關的運動都不能再進行。
在美國,曬黑皮膚是一種時尚,于是補骨脂素也就被用到了助曬乳液中。不過它的助曬后果太強了,很多人不但曬黑了,還被曬傷了,于是到后來就被結(jié)束了應用。另一方面,紫外線照射本身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而補骨脂素的應用會使得這種風險增加得更多。所以,在治理皮膚病的PUVA療法中,需要醫(yī)生來衡量得失。
芹菜含光敏物質(zhì)最高
顯然,光敏物質(zhì)確實可以損害皮膚。但是,那些損害的案例都是直接作用于皮膚的。我們關心的還是:當蔬菜吃到肚子里,經(jīng)過消化接收,還會對皮膚造成損害嗎?
因為補骨脂素,或者更廣泛一些,呋喃香亞素,是小分子物質(zhì),不能被烹飪損壞,也不用經(jīng)過消化而能夠直接接收,然后隨著血液運送到皮膚。所以,在PUVA療法中,補骨脂素也可以通過口服來應用。
所以,如果要尋求“絕對安全”,那么那些蔬菜確實“含有”能夠損害皮膚的物質(zhì),F(xiàn)在,“那些蔬菜還能不能吃”的問題就轉(zhuǎn)化成了:那些蔬菜中含有多少光敏物質(zhì)?吃多少蔬菜才干達到損害皮膚的程度?
在媒體上列出的光敏性蔬菜有芹菜、萵苣、油菜、菠菜、莧菜、小白菜,科學文獻中列出來的有歐防風、芹菜、胡蘿卜、蘿卜等等。其中,歐防風和芹菜是含量最高的,吃蔬菜與光化性皮炎的研究一般也是針對這兩種蔬菜。
“有病”的蔬菜損害大
不過,比較麻煩的事情是,蔬菜中的這些光敏物質(zhì)的含量除了跟品種有關,重要還跟種植狀態(tài)有關。因為這些物質(zhì)是植物產(chǎn)生出來抗病的,所以沒有病害要挾的就會產(chǎn)生得很少甚至沒有,而“有病”的就會很高。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吃上幾百克芹菜,大概還不至于達到讓皮膚容易被紫外線損傷的地步。而光敏物質(zhì)含量比芹菜還要低的其它蔬菜,應當就更用不著擔心了。當然,如果正好碰上“生病”的芹菜,或者是對陽光過敏的皮膚,就需要另當別論了。
不過,無論如何,即使運氣不好吃到了光敏物質(zhì)含量很高的蔬菜,也并不意味著就會變黑或者產(chǎn)生皮炎。畢竟,沒有紫外線(或者太陽光)的照射,這些光敏物質(zhì)也不能作惡。另一方面,不管吃沒吃光敏物質(zhì),避免紫外線或者太陽光都是有必要的——畢竟,它們本身就能夠損害你的皮膚。光敏物質(zhì),只是助紂為虐,本身并無作惡才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