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開始,數以萬計的考生走進考場,成千上萬的家長在考場外捏著一把汗。語文考砸了、考試遲到了、晚上緊張失眠了……高考期間,考生會面臨種種困難和意外,如何調整考試時的心態(tài),這是考生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為此,記者6日就此采訪了福州金橋心理教育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師羅勝發(fā)。
每考完一科,拋掉思想包袱。
羅勝發(fā)說,考生在考試中,過于緊張和過分松懈都會影響正常發(fā)揮,只有適度的緊張和興奮才能促使考生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第一科語文考試前,考生稍微緊張,期 望值高,認為自己能考好。因此,考完后大部分人通常會感覺比較沮喪,這是由于期望值過高而引起的認知的偏差。第二科數學考試時,心情比較平衡,通常想第一 科考得不太好,在第二科能考出好成績。到了第二天上午的文綜(或理綜)考試時,考生的心態(tài)才會比較正常。到了第二天下午英語考試時,考生可以適度提高自己 的緊張感,使自己在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下完成考試。
羅勝發(fā)提醒,在高考中,考生通常會出現自己比較強的科目失利、同學相互間核對答案導致心情變差的情況,這時候就會有一些悲觀的情緒嚴重影響后面的考試。因此,考生應該樹立正確的“高考觀”,平心靜氣對待考試,每考完一科后及時調整心態(tài),拋掉思想包袱。
第一天午間晚間至關重要
第一天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后的午休時間、下午數學考完后的晚上時間,每位考生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情緒。如何在休息時間調整自我,繼而在后面的考試中正常發(fā)揮呢?
羅勝發(fā)說,上午考完后,午休時間較短,但考生應學會放松自己,可以用深呼吸的方法進行調節(jié)。比如,躺在床上,調整到自己認為最舒服的姿勢,做深呼吸,慢慢地進入平靜的狀態(tài)。到了晚上,可以和家人外出散步、談心,不要埋在書堆里苦讀,這反而會造成自己過度緊張。
家長情緒影響孩子心態(tài)
羅勝發(fā)認為,高考不僅考學生,還考家長。高考期間,家長也會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心態(tài)。因此,家長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應該保持鎮(zhèn)定, 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在孩子情緒過于高漲和興奮的時候,提醒孩子保持鎮(zhèn)靜;在孩子情緒低落時,給他信心和良性刺激。另外,保證孩子考試期間飲食、作息等 方面的正常,也是家長務必要做到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