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功效】豬肉有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冬筍味甘、性寒,有清熱化痰,和中潤腸的功效。黑木耳味甘,性平,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凡身體虛弱、腰酸腿軟、產(chǎn)后血虛、腎虛精虧、口干便秘者宜食。
【 原 料 】豬腿肉 200 克,凈月筍 50 克,水發(fā)黑木耳 50 克,精鹽 2 克,醬油 10 克,白糖10 克,醋 10 克,泡紅辣椒 20 克,蔥花 10 克,蒜粒 15 克,姜 5 克,濕淀粉 25 克,色拉油 60 克。
【制作方法】將豬肉切成 6.6 厘米長,0.3 厘米粗的絲,加鹽 1 克,濕淀粉 15 克拌勻。泡紅辣剁成茸,冬筍、黑木耳切成絲。用白糖、鹽、醬油、醋、濕淀粉制成對汁芡。炒鍋置旺火上,下色拉油燒熱,放入肉絲炒散,加入泡辣椒、姜粒、蒜粒炒香上色,下冬筍、黑木耳、蔥花炒勻,用對汁芡勾芡,淋油起鍋。
【操作要領】選用肥三瘦七的豬腿肉為宜。泡紅辣椒應切細末,方能更有效地與其他調(diào)料融為一體,魚香體才能更加突出。
【特別提示】有外感病、濕熱痰盛者不宜食豬肉。黑木耳性滑利腸,脾虛腸滑者不宜食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