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害怕那種如遭雷擊的感到,所以總是回避她。這樣過了半年后,那女孩失望了,她打電話向他哭訴說,我到底哪里不好,你為什么不接收我……
聽到她這樣說,K心軟了,答應(yīng)了她的愛,但答應(yīng)的一刻,卻失魂落魄了。
更特別的是他們第一次擁抱,女友緊緊地抱住他時,他感到好像有一個碗口粗的木樁一下子戳到他的心里,那種感到非常難受。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一旦確立了戀愛關(guān)系,K對女友極其在乎,總是害怕她拋棄自己。
為什么K會有這樣的愛情?愛情不是甜蜜的嗎,他的愛情似乎一開端就是苦楚的。
我們心坎的創(chuàng)傷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一類是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小時候,若一個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媽媽的關(guān)系很疏離甚至經(jīng)常分別,就會產(chǎn)生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相反,假若父母和一個孩子的關(guān)系過于密切且父母又將孩子視為生命中的唯一的話,這個孩子就會有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
因為有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一個人就會無比渴望愛情,并在愛情中時時刻刻都渴望密切,這樣的人在愛情中會不明白什么是個人空間。
相反,因為有被吞沒的創(chuàng)傷,一個人在愛情中反而會特別留心自己是否有空間,他會隨時為自己保存一片天地,有時是獨處,有時是保守一些機密,有時則是將注意力從愛情中轉(zhuǎn)移到別處去,甚至是背叛。
對K而言,這兩種創(chuàng)傷他都有,先是幼小的時候媽媽忙于工作,基本沒時間陪他,3歲前的記憶總是孤單,他總是一個人在家中,有時有奶奶在,奶奶人很好,但很冷淡,好像基本沒有心。因而,他有了嚴重的被拋棄的創(chuàng)傷。
接著,等他大一些后,媽媽對他非常依附,他明顯感到到,對媽媽而言,似乎爸爸和其他所有親人一點都不重要,他才是唯一,他才是媽媽的百分百,但這讓K有被吞沒的感到。
因為被拋棄,所以害怕孤單,因為被吞沒,所以害怕密切,這雙重的需要和這雙重的膽怯交錯在一起,令K無法動彈,他既不能全然投入到關(guān)系,也不能保持一份獨立而專心做事,就像卡夫卡一樣,既不能結(jié)婚,又不能沒有女人的陪伴。
為逃離媽媽而馴服世界
卡夫卡有一個嚴格的父親和一個非常迷戀他的母親,這導(dǎo)致了他人生的困局。不過,對這一點,他自己似乎懂得并不足夠,盡管他是弗洛伊德的老鄉(xiāng),又和弗洛伊德同時代人,但弗洛伊德的理論看來沒有影響到他,否則也許他會明白,他與菲麗斯關(guān)系的困局,不過是他與媽媽關(guān)系的再一次重演而已。
卡夫卡和K都是感受力極高的男子,他們被困在了這個謎局中,但舉動力極高的人一樣也會被困住,甚至,他們的舉動力都可能源自于這個謎局。
亞歷山大大帝是歷史上最巨大的馴服者之一,他帶領(lǐng)數(shù)萬馬其頓士兵馴服了從希臘到印度的廣袤疆土。
他為什么要去馴服,他的動力何在?在電影《亞歷山大大帝》中,你可以看到,他去馴服的一個宏大動力,是遠離他的媽媽奧林匹亞斯王后。
與K一樣,亞歷山大大帝的媽媽將兒子視為唯一,她討厭自己的丈夫馬其頓老國王,甚至對兒子說,他不是你的父親,你的父親是太陽神阿波羅。這種討厭,在電影中似乎原因是丈夫好色成性。丈夫不再是情感上的伴侶,于是女人就容易將自己的兒子變成自己情感上的伴侶。
電影著力刻畫了亞歷山大與媽媽關(guān)系的曖昧之處,很多時候,他們表現(xiàn)得更像是一對戀人,而不是一對母子。
這種曖昧?xí)o兒子造成很多困惑,一方面,這是他想要的,他渴望與媽媽親近,渴望媽媽會在乎自己多于在乎父親。另一方面,這又會讓他對父親內(nèi)疚,甚至還會膽怯父親會處分他。
不僅如此,當媽媽和兒子的關(guān)系過于緊密時,兒子就感到自己被吞噬了,有窒息感,就要和這種窒息感對抗。
K徹底吞沒在這種窒息感中,所以他有了那樣的愛情,所以他的世界極其狹窄,他是絕對的宅男,除了媽媽、妻子之外,他似乎什么都沒有。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