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消息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老人:最羸弱的“堡壘”
與其說老年人對藥丸懷有信心,不如說他們對于生命末端仍有期望。在讓他們找到健康、社交與自我的養(yǎng)生花費中,拒絕比接收更艱苦
“老人總是很仁慈的”
口述/趙建民 ,58歲,退休編輯
如果氣象預報說要降溫了,給我打電話來詢問身材情況、吩咐要加衣裳的,總是一個傾銷保健品的小伙子,而不是我的孩子。
小伙子是我去他們公司做足療時認識的。他陪我說了一個小時的家常,中午一起去公司樓下AA吃了面條和餃子,送我上車回家后還打電話來問有沒有安全到家,讓你感到就像家人一樣。所以,當他通知我免費參加公司組織的郊區(qū)運動時,我也不會反感。
從出發(fā)開端,公司安排就很有講究。阿姨多了,公司安排小伙子去;老頭多了,公司就多安排小姑娘。每位老人基礎上都有一位傾銷人員陪著。
他們不是全憑嘴說,有時候他們還避免說這個(保健品)。他們會講:“阿姨,我們不是為了傾銷這兩片藥。你說這么多年,為國家效率那么多,為兒女這么費心,老了為自己想一想!边@話確實說到我們心坎兒去了。
他們的服務還非常到位。高低臺階有人扶著,渴了有人倒水,免費吃免費喝,晚上睡覺前,他們還主動給你量血壓、按按腳。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把這些小輩都當成孩子:“丫頭真好,跟我孫女一樣!
我就見過有老頭被小姑娘哄得團團轉(zhuǎn)。明知你在忽悠,可他感到舒服啊,也支撐你:“你說買幾盒。十盒?行行,買十盒。”
老太太們在一起還會開玩笑:“你看,你都說了比你兒子還親,那你還不買點藥,去買吧。”
有的孩子甚至明說:“阿姨,你就支撐支撐我吧,這個月我還沒有事跡呢!薄澳窃趺崔k呢?我就少買點吧。”
這服務真是做到人心那份上,讓你沒法拒絕。老人其實不是傻子,但人總是很仁慈的,只是有些話,不愿意說得這么明白。我們挺懂得這些孩子,壓力很大,就業(yè)機會少。你說他們也不容易,只要這藥不是假的,買點無所謂。
還有一點是挺有意思的,現(xiàn)在參加運動的單身老人比較多,他們的表現(xiàn)就和我們有家庭的不一樣。給你的感到是,他很前衛(wèi)、很自由。比如說,我說要回家和老伴商量商量,他就會說:“我不用跟人商量,自己說了算,買了!” 其實他們是很孤單的,但是他們并不愿意表現(xiàn)出這種弱勢。他們盼望讓人感到:我不老,我很強,愿意接收新生事物。
“對母親就像對孩子”
口述/馮云,25歲,公司職員
以前我常說媽媽“走火入魔”了,她就反駁,說我們不懂不懂得,經(jīng)常吵上幾句。
三四年前,她在朋友介紹下,每天上午按時出去體驗一種“舒可滿豪”理療床。媽媽沒有退休金,錢是子女給的。她想買那張14800塊的床時,我跟著她去過體驗館。剛進門,有小姑娘就喊:“媽媽來啦”,叫得比我還親切。館長也想對我“洗腦”,我特別氣憤,跟他吵了起來。
沒想到媽媽幫著館長,說館長是為了她的健康著想,說我這樣不對。
偏偏小姑娘們還火上澆油:“哎呀,不買沒關(guān)系,但是你親生女兒不能這樣對你喲……”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