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晨話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在悶熱的氣象里結束了。據說今年高校要減少在北京地區(qū)的招生,不過北京的高考生卻不用緊張,因為前提是參加高考的總人數(shù)少了很多,算下來,上大學還是變得更容易了。
所以,不要把眼光只是盯在名額上,名額不代表一切。
倫敦奧運的足球名額分配一下來,難免又引起驚呼一片——分配給亞洲的名額太少了,我們的男足女足豈不是又要為出線費盡周折,還很可能鎩羽而歸?跟名額較勁是我們一貫的思維定勢,依我看,名額緊張一點兒倒是好事,至少當我們的球隊又一次倒在某某大賽的大門外時,還可以用“名額”二字當一當擋箭牌——不是我們不行,實在是機會太有限。若是真給了亞洲四五個名額,中國隊還是名落孫山的話,那才真夠丟人。
或許此話太過苛刻,韓日世界杯的時候名額就寬松,我們就進去了;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有東道主的保送名額,我們也踢上了。但是,出線以后的成績還好意思提嗎?底本這些苛刻的話都是說給男足聽的,但是現(xiàn)在的女足也是惺惺相惜,甚至更糟。世界杯的夢已經破碎,奧運會又豈敢掉以輕心?
說到底,把自己的球踢好比什么都重要。真牛的話,人家只要一支球隊也是你;真不行的話,人家只淘汰一支球隊也是你。所以,還是別跟名額這東西較勁了,沒用。孟雁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