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兵 8月3日“禁賽三場”的處分,到了8月7日便被撤銷。陜西中建隊球員孫繼海成為中國足球聯(lián)賽遭處分后“維權”成功的歷史第一人。 不可否定,孫繼海“被平反”反應出足球俱樂部和球員個人維權意識的進步。按照正常情況,在中國足協(xié)紀律委員會發(fā)布處分決定后,孫繼海“被平反”的盼望很渺茫,即便如此,孫繼海及陜西俱樂部還是不憚于中國足協(xié)的權威,提出申請復議,并飛赴北京參加了聽證會和復議會。幾番努力之后處分被撤銷,孫繼海于是得以在聯(lián)賽中幫助陜西結束四輪不勝。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足協(xié)表現(xiàn)出一種知錯就改的務實態(tài)度。不因為自己是中國足球的最高管理機構,而是就事論事,本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處理事情,這確實是好事一樁! ‘斎唬覀冞必須看到,根據(jù)《中國足協(xié)紀律準則及處分措施》的規(guī)定(申述的條件是:停賽或禁止進入運動場、休息室、替補席6場或6個月以上;對個人罰款3萬元以上)。而實際上,孫繼海被停賽3場、罰款15000元,并不具備申述復議的資格!斑`規(guī)”提出申請復議卻得到受理,豈不意味著《準則》不準,需要改寫? 不得不提的還有事件當事人的另一方———裁判。裁判是需要權威的。如果動輒就質疑裁判執(zhí)法、進行人身攻擊,裁判的顏面何在?誰還敢當裁判?誰又來保護裁判?比賽又怎能正常進行? 我們當然可以質疑因裁判抽簽制度而帶來的諸如“嫩哨”等弊病,但我們還應當看到,抽簽制度從必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平公平的問題,避免問題裁判的呈現(xiàn)。不過正如足管中心技巧部主任楊新利所言,要在解決公溫和公平的基礎上再努力進步裁判的執(zhí)法程度,而這顯然需要一個過程。在裁判員程度還沒達到必定高度的時候,球迷更需要一種包容心! 倓偨洑v重大變更的中國足球百廢待興,存在諸多弊病在所難免,它需要的,是我們更多的呵護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