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內,讓我感到不解的是,在她那嬌小玲瓏的腳上,卻時常穿著的一雙37號的大鞋,和她的身材很不相稱,當我了解了真相后,讓我從心底感動的,是這雙鞋子里面的一個愛心小故事。
那是三年前,孟大夫在購物中心買鞋時,一個十八九歲,看上去很靦腆的女孩很熱情地為她介紹著各款鞋子,也許是剛剛從農村出來,對未來還充滿著幻想,女孩天真無邪的臉上一臉燦爛的微笑,孟大夫在女孩的介紹下選中了一款黑色的皮鞋,這雙鞋子的樣式雖已過時,但質地看著不錯,在女孩的熱情接待中,她讓女孩給她拿一雙35號的黑色皮鞋,或許是太信任這個女孩了,在女孩遞給她鞋盒后,她也沒有再看,付了鞋款就走了。
幾天后,當她穿起鞋子走了一段路時,才發(fā)現鞋子的號碼不對,本應是35號的鞋子這時變成了37號,她拿上鞋子找到了賣鞋的柜臺,要求換售貨員換一雙,賣鞋的女孩也知道是自己為顧客拿錯了鞋子,顯得很內疚,很痛快地答應為她換一雙鞋子,但老板在答應著換鞋的同時,讓女孩把換回鞋子的損失賠償后,告訴女孩明天就不用來上班了。
孟大夫看著女孩那帶著一絲孩子氣的臉上流下的淚痕,動了惻隱之心,她對賣鞋的老板說:女孩拿錯鞋也不是故意的,如果為了一雙鞋子,就炒了女孩魷魚,她會不安的。她請求老板,她不換鞋子了,但不要炒了女孩。她對女孩說: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但只要能在以后做事的時候認真一些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此后,這雙37號的鞋子就經常穿在了她的腳上。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從這樣的一件小事上,讓我感悟到了孟大夫這個小人物身上的那種傳承了千百年中國傳統(tǒng)的善行。
幾千年以來,人類傳承的道德文化、情操陶冶、心靈凈化,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善開始的,這些小善在持續(xù)不斷的日積月累中堆積而成大善。
三國時期的劉備,在臨終時對自己的兒子劉禪說過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勸勉自己的兒子要進德修業(yè),有所作為。告誡自己的兒子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范,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上⒍U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每日只知吃喝玩樂,聽從小人的惡言,最終以小失大而失去了自己的領土,成為了一個階下囚。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像孟素珍大夫這樣的一些好心人,她們不是明星,不是富豪,但她們的人生充滿了愛心,作家冰心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痹谖覀兊纳,親情和友愛會伴隨著我們,左鄰右舍,同事之間,但凡來往的人們,見了面也總是客客氣氣,互問一聲:“你好”,就會感覺愛在你的左右,就會感覺很溫馨!
如果我們在街中路見老人摔跤跌倒,不是視而不見,回避躲讓,而是主動上前攙扶一把;看到路面坑洼,行人不便,主動挑土填平壓實一下;發(fā)現鄰里衣食住行困難,主動熱情地幫扶一把,這些看似極極小的善行和細微的舉動,雖然善小,但意義、價值不同尋常,它把人生的快樂、人生的價值和所苦苦追求的人生之完美境界,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