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本來一種很健康的社會現(xiàn)象,曾幾何時,讓人感到發(fā)霉了,變味了。謂予不信?有事實(shí)為證:
A承包一采石場,不久前,到某大建筑單位推銷石料,無奈該單位負(fù)責(zé)人鐵面板起,頭搖得如撥郎鼓狀。一天,A去其府上造訪,適逢夫婦二人火并,盛氣之下,竟然將鍋碗飄盆摔得稀爛。A到時,二人火氣已消,正懊悔不止。A見狀,二話沒說,返身飛也似直奔商店,把全套高級餐具買下一套,即刻送到府上(A當(dāng)然沒有忘了往鍋蓋下塞一疊偉人像),而后悄然退出。三天之后,果有佳音捎來:有貨盡管送!A喜不自勝,講,此全賴“公關(guān)”之力也;又言:“公關(guān)”之妙,在于攻心。言罷又囑:“此乃經(jīng)驗(yàn),屢試不爽,勿與外人傳!”余聽畢,憂之嘆之,如此“公關(guān)”,不亦謬乎?
此種例子,何止一個。如今,“公關(guān)”本意已成“攻官”;“公關(guān)”對象也由“社會公眾”集中于“權(quán)力個體”,其戰(zhàn)術(shù)也有如玩魔方。君不見,有借迎送之機(jī)一飯千金者,有在麻壇上將大把鈔票“輸”給對方者,有以各種名義贈送巨額禮品者,更有以溫聲軟語美目流盼搖人心志者……送者送得合情合理,收者收得心地坦然。其所以然者,只因雙方都有一件時髦的外衣作保護(hù),毫無后顧之憂。只是“攻”的結(jié)果,那被“攻”的一方主張全沒了,一切是非界限都被攻掉了,而“攻”的一方則更加肆無忌憚了。
鑒此,有必要提醒那些有可能被人暗暗列為“攻”的目標(biāo)的“官”們,把好你的“關(guān)”,小心你的雙手,在不覺中被人笑咪咪地握住被他的手章替代。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