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嫖碰了一鼻子灰,轉而向王娡提出親事,盼望將阿嬌許配給劉徹。詭計家王娡立即答應。于是,劉嫖和王娡結成同盟,西漢歷史上第二次奪嫡之爭,拉開序幕。
今天還是你的兄弟,明天就是你的主子;今天還可以勾肩搭背,明天就必須屈膝下跪;今天還可以平起平坐,明天就可以決定你的逝世活,這就是普通皇子和儲君的差別。所以,奪嫡這種違背人倫甚至滅絕人倫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經常呈現在我們的視線里。就連幾千年賢明無出其右的李世民大帝都無法逃脫。
西漢歷史上,有過兩次奪嫡事件。我們不妨回想一下第一次。
漢高祖劉邦晚年,寵幸戚姬而對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不滿,“上以太子仁弱,謂如意類己。”如意,就是戚姬所生的兒子劉如意。于是,戚姬便生起了奪嫡之心,“日夜啼泣,欲立其子!眲钜埠苁桥浜,幾次想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但都被大臣禁止。劉邦逝世后,呂落后行了猖狂的回擊。
我們可以懂得戚夫人的奪嫡之心,但我們無法懂得戚夫人的奪嫡之舉。僅靠美色,既無外援,也無內應,戚夫人就奮身一躍,投入到這不成功便只可能成仁的奮斗中去,太過莽撞。要知道,呂后可不是個普通的人老色衰的女人。經過多年東奔西跑出生入逝世的對敵奮斗,在大臣之中,呂后是積累了相當的人脈的。而在這方面,戚夫人只不過是一張慘白的紙而已。兒子被殺,自己被弄成人彘,戚夫人可憐之人,實在也是有可恨之處。
不妨對照一下此次奪嫡事件的要害人物:王娡和劉嫖都有著強盛的實力,屬于強強聯(lián)手。而栗姬卻如戚姬一樣,就是一張白紙,而且是一張不斷自毀的白紙。勝敗之數,還在戰(zhàn)斗開端之前,就已有定論。
兩個人開端迅速舉動。
這邊劉嫖開端在劉啟面前不斷詆毀栗姬:“栗姬的妒忌之心真是世間絕有。每當你寵幸其他妃子,她就在背后吐口水咒罵她們!眲⒈緛砭鸵呀泴跫ьH有微詞,這一下,不滿的種子,越發(fā)地膨脹。
那邊王娡也沒閑著,在準確分析栗姬失寵的事實后,她火上澆油,教唆大臣向劉啟懇求立栗姬為皇后。劉啟認為是栗姬教唆,大怒:這娘們真是心里沒數,我不廢她,已是給足面子,竟然還想得寸進尺。于是,盛怒之下,不僅將進言的大臣處逝世,而且將太子廢為臨江王。兒子被廢,栗姬郁郁而逝世。5個月后,王娡成為皇后,劉徹成為太子。
公元前140年,劉啟逝世,劉徹即位,中國歷史拉開了洶涌澎湃的一頁。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