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博客文化是一種高度開放的文化。
世界上所有的網站,大多數會供給博客制作的功效和服務。博客一旦制作面市,都會給相互聯結的對方等供給文化產品。在互聯網上做博客,決不因為你是專家、你是學者才干做,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所以,有我的博客我做主這樣的說法。當然,只不過各個博客的程度同制作主體的文化素養(yǎng)、知識、經歷等有很大的關系,并非是誰的專用。博客上每一種文化產品一旦公開都具備開放性,不論貧富貴賤,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上了互聯網,誰都可以盡情享受,不受時間的限制。北京、紐約、東京的讀者可以同時翻閱一個博客的同一頁,可以瀏覽同一篇文章,可以同看一幅圖片,可以同時將自己的評論展現在同一個張貼板上,因而博客文化具有開放性。
第三、博客文化是一種文化花費與文化生產相互交錯的文化。
中國網絡文化的最早開辟者姜奇平先生在其《通過知識獲得自由--兼談共享權的生產意義》一文中寫道:"未來的知識生產模式,將是生產者與花費者在互動中共同發(fā)明知識。一個人在網絡進行交換和探討時,他供給看法時是在進行知識生產,而在傾聽反聵時,就是在進行知識花費。反過來說,一個人在共享知識時,由于始終伴隨著看法的發(fā)表,從而成為知識生產;而在發(fā)表看法中,由于旨在博得人們的回應,又成為一個知識花費過程。"其實博客在制作過程中,作者在花費網絡資源,一旦面市,同它相互鏈接的博客作者又會在觀賞它的同時進行花費和生產。因而可以說博客文化是一種文化花費與生產相互交錯的文化。
第四、博客是一種推動人性回歸的載體
現代人由于競爭的激烈,個性壓抑得很厲害,確實盼望能"偷得平生半日閑",使自己變成一個暫時的自在之人。由于現實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種種關系,使人不能真正放松,不能真正摘下自己的人格面具。人們可以換一個名來制作博客,現實中帶著面具的自我會悄然隱去,而具有原始意味的本我才可能活潑起來。所以,一些博客制作者往往都能在博客上盡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在無意識的大腦運動過程中,裸露出自己的本性,通過博客這一載體將作為人之本性的真實面?zhèn)鬟f給觀者。
博客由于它是以文化作為粘合劑,它把制作者同觀者緊緊粘在一起,而文化又是人類精力的產物,具有較強的心理召喚力與感召力,即使是遠隔千里萬里的異國朋友,也能做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鼠標輕輕一點,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可能走進同一個網站,可以進入同一個博客,可以相互談論共同關心的話題,為人類的命運共獻良猷。而由于來往者常常處于不同文化背景,在來往中產生新思想,新觀念的概率大大增加,相互懂得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我國有一句古話:道不同,不相與謀,這頗能闡明博客文化的特點。因為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愛好,有共同的尋求,才會“千萬里我追尋你”,并走到一起來,成為一個圈子。當然,這個圈子的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可以隨著來往的頻率添加或減少。而且,網絡的流通性并不妨礙一個人可以參加多個博客圈子。
博客在交換和溝通上方便快捷,目前已經成為網絡時尚。建立博客后,既當作者又當編輯,既要寫文章又要配照片,網頁要經常更新,管理好一個網頁,也不容易。一個博客質量的高低、優(yōu)劣,就同博客主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文化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博客的制作就如同一個雜志的編輯一樣,需要編輯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正確的世界觀。在這些要素中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是還是世界觀問題,你的博客你做主。你要寫什么上去,要粘什么上去,就看個人是抱一個什么樣的觀點、什么樣的態(tài)度了。筆者發(fā)明有的博客之文文筆不錯,但內容實在是不敢奉承,盡管是寫自己的所歷所見所感,讓人讀來不愿意讀下去;有的圖片讓人感到實屬拙劣無聊,沒有給讀者一個好的、純粹的文化空間。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博客人氣很旺,點擊率非常高,這是不是越黃越博,不黃不博呢?雖然“博客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自說自話”,等于是作者選擇一種公開的方法在網上頒布自己在某個方面的心路過程或者心得領會。從這個角度來說,木子美自爆性史的《遺情書》雖然備受責備,但卻很正確地體現了“博客文化”的一些內涵,但是盡管木子美現象是一股強盛的沖擊波,但沖擊波過后,我們有沒有認真想一想:中國博客的文化價值取向是什么?中國博客的路該怎么走?因為博客在中國畢竟是一種新事物,很多處所尚待規(guī)范,有很多問題值得博友們共同探討。既然一個博客就是一個網頁,制作者就有義務建好,文明辦網頁,也盼望別人文明看網頁。在現實中還有的博客貼各種文章和圖片,幾乎看不到作者本人的觀點或者評論,像這樣一種情勢,雖然頂著“BLOG”的頭銜,但實際上僅僅起到了搜集的作用,盡管這樣也具有必定的價值,卻沒有體現出BLOG的精華。真正的博客,真正的網頁,還是要有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東西,尤其是有作者個性話的、鮮活的東西,不是隨著現有的東西去做,要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個性。如果沒有是可怕的,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這樣在網上就是一種資源浪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