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我們現(xiàn)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關(guān)系是一種人的關(guān)系,那么你只能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交換信任。誠實守信,是做人必須具備的精良品德,一個誠信的人,必定會得到人們和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同時,他也因此得以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個人要講誠信,社會群體也要講誠信,這樣,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才會建立起和諧、穩(wěn)固的秩序,我們的社會才會形成良好的風氣,才會更加健康地發(fā)展。”如今社會,到處可見的恐怕就是“誠信”的旗幟,可是真正能夠踐行“誠信為本”的又能有多少?
往事越千年。誠信作為人類在社會上生存的原則早已深深地印入每個人的心中。在古老的土地上,孔丘曾經(jīng)這樣懂得誠信的含義:“可是托六尺之孤,可是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泵献诱f:“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印度詩圣泰戈爾說:“虛偽的真摯,比魔鬼更可怕!比伺c人之間,若沒有了真摯相見,只有虛偽的心坎在作怪的話,那么這個社會將是人言可畏的社會,這個世界將不再是美好的生存家園。
其實,做到誠信待人很簡略,可是在這樣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又有誰會信任一個人口口聲聲所標榜的誠信呢?
一艘貨輪在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負責做雜務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托著浪花越來越遠。可是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量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但是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后來,什么都看見了,他的力量也快用完了,他感到自己要沉下去了。那一刻,他甚至沒有盼望而要選擇放棄了?墒沁@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愛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他想到了船長知道自己掉進海里后,必定會來救他的。于是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最后的力量朝前游去……而船上,船長終于發(fā)明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guī)勸:“這么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逝世,也讓鯊魚吃了!贝L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抱怨:“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可是船長卻不顧一切地返航。終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長趕到了,救了孩子。船長問孩子:“你怎么能保持這么長時間?”
孩子答復:“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必定會的!”“怎么知道我必定會來救你的?”“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聽到這里,白發(fā)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覟槲以谀且豢痰倪t疑而恥辱……”
彼此的信任,彼此在遲疑之后的保持,讓一個小生命得到了拯救,也讓一個人的人格尊嚴得到了保護。這樣的情況在今日看來,也許讓我們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有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誠信并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同,有的時候,我們也因心坎那一刻的猜忌而遲疑,但是只要我們做到了,就問心無愧。
從古至今,不論王侯將相,還是普通黎民百姓,都有青史留名者,也有遺臭萬年的人,是何故?正是因為那些背負罵名的人中,失信者甚多,最終一錯再錯,難逃歷史的譴責。而那些誠信待人的人,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擁戴,萬古流芳。
古代有一個故事,是《郁離子》中記錄的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給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匆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墒堑鹊剿痪壬习逗,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備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聽了,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你不知道,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他們沒有救商人,商人便淹逝世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狼來了”的故事,兩個故事其中的意味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個可憐的放羊娃,用幾聲“狼來了”換得短暫的得意知州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講誠信的人,“狼來了”的時候,也只能自食其果、坐以待斃了。與之雷同,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博得褒姒美人一笑,卻引起了諸侯們的怨聲載道,最終導致了家破國亡。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