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當局對金融市場的運行越來越關注,前期央行回收流動性的行動使股指節(jié)節(jié)下跌,是否將重蹈2008年的覆轍?經濟呈現下行跡象,央行貨幣政策可能轉向,資金面的緊張在下半年可能得到緩解。
對貨幣政策的挑釁在于貨幣當局與金融市場的關系。中國國民銀行在6月30日發(fā)布《中國金融穩(wěn)固報告(2010)》,對2009年我國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固狀態(tài)進行了全面評估,這表明貨幣當局對于金融市場的運行是非常關注的。金融市場會影響貨幣的傳導機制,而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更是有吹糠見米的后果。
推薦瀏覽
- 上海民企揭國企腐敗 逼民企買單滬斷供房拍賣:做低價格輸送利益網帖曝唐駿兩周后辭職 助理辟謠史上最大對沖基金內情交易案始末四川釘子戶封堵國企3年 省道改線[微博]唐駿造假門和克林頓性丑聞
- 中東緊張局勢推動國際油價金價普漲
- 半年報業(yè)績緩解醫(yī)藥股壓力 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將出臺
- 全面發(fā)展金融服務 緩解中小企業(yè)融資難題
- 金融監(jiān)管機構施壓老賴 法院履行難困擾有望緩解
- 農行A股首日未破發(fā) 大盤弱勢收拾局面還將延續(xù)
- 資金持續(xù)凈流入局面終結 創(chuàng)業(yè)板受主力青睞
- 二季度外儲增速放緩 與外匯凈流入壓力緩解有關
- 外管局:國民幣升值預期削弱 外匯凈流入壓力緩解
重回2008年?
在凱恩斯理論中,所有的資產被總結為一種僅用名義利率標價的債券。當貨幣量增加的時候,短期內由于投資者調劑資產結構存在成本,因此債券名義利率降落,債券價格上升。名義利率是真實利率和預期通貨膨脹二者之和:短期內“流動性效應”占優(yōu),真實利率降落超過了預期通脹上升;長期則是“費雪效應”占優(yōu),真實利率回歸穩(wěn)態(tài),而預期通脹導致名義利率上升。在現實世界中,由于不同資產之間的套利作用,隨著名義利率和債券價格的波動,所有其它的資產價格也會產生類似的變更。
2008年下半年宏觀經濟下行,使得決策層的政策轉向,4萬億的財政支出打算提振了花費者和生產者的預期,更重要的是貨幣擴大在經濟中注入了大批的流動性。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轉化為有效需求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以前,首先會反應在資產市場——這是2009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較冷的情況下房價和股價飆升的重要原因。而到了2009年下半年,決策層預測到宏觀經濟回暖的遠景,加上對未來通脹的擔心,開端逐步的回收流動性——這是股市資金流出、股價徘徊不前的根源。
股票價格是未來無窮期利潤的折現值,因此,決定股價的兩個重要因素是預期企業(yè)利潤和折現率。短期內流動性因素起決定作用,長期內股價則是由企業(yè)利潤決定。貨幣擴大在短期內通過下降利率達到提振股價的后果,隨著企事跡效改良,推動股價的重要因素從流動性轉為企業(yè)利潤。
對于資產價格而言,現在似乎又回到了2008年7月的情況,前期央行回收流動性的行動使得股指節(jié)節(jié)下跌;另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也引起了決策層的憂慮。在外部金融動蕩的情況下,出口的不斷定性也增加了。目前最需要避免的是重蹈2008年的錯誤。
流動性安排一切
理論上,一種工具只能實現一個目標,貨幣政策只需要管住通貨膨脹就可以了。而在現實中,政策往往尋求兩全其美。央行更像是在走鋼絲,要在通脹、經濟增加和資產價格諸多目標之間達到動態(tài)平衡。短期內資產價格最直接的決定因素是流動性,而流動性的閥門把持在央行手中。這是華爾街為什么關注格林斯潘的一舉一動的原因所在。
貨幣市場流動性是央行和商業(yè)銀行博弈的成果。商業(yè)銀行的資金應用包含貸款、存款籌備金、購置債券和同業(yè)拆借。央行通過不同的手段影響銀行的資金應用,其中公開市場操作重要通過債券回購和發(fā)行央票來調劑短期流動性松緊程度,領導貨幣市場短期利率走向。
一般認為經濟往下走的時候,央行會在貨幣政策上有所放松,從而股指可能上揚。5月中旬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已經由凈回籠逐漸轉為凈投放;但就目前來看,貨幣政策放松的還不夠。貨幣市場的壓縮可以進步券商和基金的融資成本,通過這種渠道傳導到資本市場并引起了股指下跌,經過必定的滯后也會反應在實體經濟中;而民間借貸利率下行表明實體經濟已經有走弱的趨勢。二者疊加,未來的情況值得擔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