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我院脊柱外科應用微創(chuàng)技術成功開展我院首例椎間盤鏡下髓核摘除術。目前,患者王先生康復良好。該手術,標志著我院脊柱外科脊柱微創(chuàng)技術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57歲的王先生,罹患腰腿痛已達半年余,伴右足、右小腿麻木無力,行走困難,且患糖尿病腎病10年,多家醫(yī)院診為糖尿病并發(fā)癥,末梢神經炎。鑒于罹患糖尿病腎病使手術風險加大,王先生懼怕傳統開刀,一直飽受疾病折磨。經多方咨詢,得知濟醫(yī)附院脊柱外科引進了第三代椎間盤鏡,可以在類似手指粗細大小的鏡筒里完成既往傳統需開大刀的手術,王先生慕名來到我院脊柱外科診治,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脫垂,右下肢不全癱;颊咛弁疵黠@,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需行手術治療。
1月22日上午,經過充分準備,手術如期進行,在患者腰部打一個小孔,直徑18毫米,即大約成年人大拇指指甲蓋大小切口,在內窺鏡的引導下,順利取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解除了手術節(jié)段神經壓迫。術后患者即感下肢疼痛緩解,術后7天即可下地行走。
據我院副院長、脊柱外科主任孟純陽博士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極為常見,患者人群數量大。后路椎間盤鏡(英文簡稱MED)微創(chuàng)手術與傳統腰椎間盤手術和顯微腰椎間盤手術原理相同,可以進入椎管,直接切除壓迫神經根的突出椎間盤。但與傳統手術相比,該手術切口小、創(chuàng)傷極小,無需切割和分離肌肉,術后恢復快,僅需臥床7天。由于對脊柱結構破壞小,術后脊柱穩(wěn)定性好,同時保留了腰椎的活動度。后路椎間盤鏡手術不僅具有微創(chuàng)的上述優(yōu)點,同時也具有安全性高、手術及住院時間短、效果好、可根治、綜合醫(yī)療費用低等優(yōu)點。
我院脊柱外科于2010年底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經皮腰椎椎間盤后路鏡,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及腰椎管狹窄癥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在腰椎經皮內窺鏡微創(chuàng)手術方面積累豐富經驗基礎上,開展了目前世界上微創(chuàng)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最新技術――經皮內窺鏡腰椎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為魯西南地區(qū)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將起到帶頭和推動作用。無容置疑,我院椎間盤鏡手術的開展給魯西南地區(qū)廣大的腰椎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