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熱氣騰騰的火鍋成不少人外出就餐時的第一選擇。但是,近日一些由各種神秘調味劑制造的“化學鍋”被媒體曝光。誘人紅湯火鍋源于“火鍋紅”,誘惑香辣源于“辣椒精”,撲鼻的香味源于“一滴香”——這些神奇香料究竟是“何方神圣”,有多少火鍋店在使用它們,是否還能吃到“安全綠色”的美味火鍋,這些都成了目前眾食客最關心的問題。
購買需換裝
12月16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北五環(huán)外的幾家干貨批發(fā)市場。
開始,記者是提著文件包在各干貨店鋪詢問“是否有給火鍋添香加色的東西”,此時都得到了“沒有”和“沒聽說過”的答復。隨后,記者發(fā)現(xiàn)了自身打扮上的“漏洞”,隨后換上了稍臟的衣服并且拎著菜作為道具繼續(xù)尋找。終于有一個攤位的女老板在仔細打量過記者后一改開始說的“賣完了”,從貨柜的后面摸出了一瓶“奇子香復合調味料”。
“大兄弟,這是最后一瓶了,算你運氣好。剛才不是我騙你,是最近風頭有點緊,我們也是小本生意,所以不能不小心。你真是誠心要,算你36塊。你要是多要還能便宜些。”確認記者不是“壞人”之后,女老板開始“恢復正常”,張羅起生意來。
掏錢買下這瓶“一滴香”后,記者繼續(xù)詢問“是否有加辣、加色的調味料”時,女老板遺憾地回答“沒有”,并熱情地推薦記者到其他家問問。但是,在記者尋找的商鋪中還沒有找到據(jù)說效果更好的“飄香劑”、“火鍋紅”和“辣椒精”。
隨后,記者探訪了幾家常去的火鍋店。在這些店里,所有的店員和老板都聲稱“不知道火鍋添加劑”或“絕對沒有使用過”。但是,記者的一位川菜廚師朋友卻告訴記者,火鍋店里使用這些添加劑和地溝油是“很正常”的。“開店總是要多賺錢的啊,北京還好一點,以前在杭州、廣東那邊使用地溝油比較多,添加劑和地溝油顧客是吃不出來的,不用白不用。”隨后,他還建議記者到不正規(guī)的小店吃飯時最好吃油少和不需要放添加劑的菜。
成分很神秘
將“一滴香”拿回家后,記者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神奇火鍋調味劑的真面目。
該調味劑外包裝上標注的生產廠家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產品介紹包括:“配料:精煉植物油、八角精油等天然香辛科提取物。使用范圍:餐飲業(yè)、食品加工業(yè)。廣泛應用于各式火鍋、湯料……特點:口感醇和、香氣濃郁……讓人越吃越想吃。”
記者剛將瓶蓋揭開一個小口,火鍋店里常見的香味立即散發(fā)了出來。開蓋不到一分鐘,房間里已經(jīng)充滿了這火鍋調味劑的味道。但是,當記者好奇地將蓋子完全打開并將鼻子湊到瓶口時,所聞到的味道已經(jīng)從香味變?yōu)榱艘还纱瘫堑奈兜馈?/p>
疑惑于“天然香辛科提取物”怎能有這么大“威力”,記者撥打了包裝上留下的生產廠商電話。接電話的女士告訴記者,“一滴香”正是該廠生產的產品。“絕對保證是純天然的,絕對不采用任何化學制劑。”但是當記者提出“天然香辛提取物”為何氣味會如此濃烈、散發(fā)速度這么快時,該女士又支吾回答她只是銷售人員,具體的生產工藝她也不清楚。
隨后,記者先后找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和北京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局,希望弄清該調味劑成分。但得到的答復均是“世界上化合物太多,無法檢測出具體成分”。北京市食品檢測站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可能只有公安部門有能力檢驗出含有的是什么物質,質檢部門也無法檢測出該產品是天然還是人工合成,只能檢測其是否符合產品標準,但是檢測費用非常高,一個樣的檢測至少在1500元以上。
問題多多無人管
記者再次仔細研究該“神奇調味劑”的外包裝,發(fā)現(xiàn)該生產廠商聲稱執(zhí)行的標準是“Q/JA01”。但記者在衛(wèi)生部食品標準專家推薦的中國輕工業(yè)網(wǎng)、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官方網(wǎng)站、食品伙伴網(wǎng)等專業(yè)網(wǎng)站都未能找到該標準。專家告訴記者,火鍋調味劑屬于咸味的食用香精,其生產執(zhí)行的標準應該是《QB-T 2640-2004咸味食品香精》。
記者就該調味劑的生產環(huán)節(jié)監(jiān)管問題電話詢問了質檢部門。北京市質檢投訴熱線解釋為屬地化管理,應投訴生產廠家所在地質檢部門,而當?shù)氐碾娫捰浾邠艽蚨啻味紵o人接聽。記者又向工商部門進行查詢,得到的答復是“不能肯定該產品是否違法,不好管”。
由于該調味劑大多使用于餐館,記者找到了負責監(jiān)管餐飲行業(yè)食品安全的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12月16日~17日,記者多次撥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的電話,撥通電話后得到的答復是“要了解了解,稍后再給答復”。然而,截至記者發(fā)稿都沒有得到答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