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關國光不同,易寶支付副總裁余晨更看中第三方支付在娛樂產品交易中的利用。他認為,移動終端用戶比互聯網用戶更有付費習慣,而目前的移動終端利用中,娛樂產品是交易支付的大頭。移動運營商會供給手機扣費的方法供用戶支付和購置產品。但手機代扣費成本比較高,結算周期長,對于用戶來說,支付起來要發(fā)幾條短信才干實現。第三方支付就不同了,可以實現按天結算,成本也更低。許多內容供給商愿意與易寶支付合作就在于其結算的效率。“移動互聯網相當于10年前的傳統(tǒng)互聯網。”余晨用這樣的結論表達了第三方支付在移動互聯范疇的無窮想象空間。
從需求切入 憑服務收費
即便支付寶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也在積極進行行業(yè)資源的拓展。只不過,支付寶的優(yōu)勢是有3億注冊用戶,因此拓展目標更多地是繚繞著用戶的需求切入市場。
支付寶2009年開端推出公用事業(yè)繳費業(yè)務,進入公用事業(yè)范疇。由于公用事業(yè)繳費在全國并非統(tǒng)一管理,而是地區(qū)條塊管理,需要一個地區(qū)一個地區(qū)去談,進入成本很高。不過,支付寶公用事業(yè)平臺負責人軒轅表現,該范疇增值空間很大。比如,在一些地區(qū),某項公用事業(yè)的繳費是由一家處所商業(yè)銀行承接。用戶為了繳費,只能再去辦一張這家銀行的卡,甚至還需要先把錢從另一家銀行工資卡中取出,再到這家銀行來交費。
從銀行端來看,以北京為例,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yè)只有20%是通過銀行完成收款的,疏散到每個銀行來說收款量并不大,但是銀行的保護成本卻很高。
支付寶盼望把這些公用事業(yè)繳費全部整合在一起,通過支付寶就能完成水、電、煤氣,甚至是汽車罰單的繳費等等。軒轅介紹,目前,對用戶收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未來,在一個平臺上,用戶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自己的各種生活里產生的支付,用戶完整可能會為這種服務支付適當的費用。
行業(yè)篇 CASE
第三方支付“空戰(zhàn)”升級
機票之所以成為第三方支付企業(yè)最熱衷于開辟的行業(yè)市場,原因有兩點,一是市場足夠大,每年交易額達到2000億元;二是機票是傳統(tǒng)行業(yè)中最早最徹底實現電子化交易的產品。這種完整的電子化交易使得第三方支付企業(yè)介入的門檻并不高。
第三方支付企業(yè)中,目前在航空范疇所占份額最大的匯付天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付天下),日交易額1億元,全國每6張電子機票中,就有一張是通過匯付天下電子交易平臺完成支付的。匯付天下的實踐也從一個側面闡明行業(yè)供給鏈解決計劃的定制是第三方支付企業(yè)的立身之本。
2006年,匯付天下創(chuàng)立的時候,航空公司的電話支付業(yè)務很不人性化,用戶要先打電話訂票,然后再打電話給銀行進行支付操作。還有一種方法是電話訂票時用戶自己報出信用卡卡號,可是用戶又會感到這種方法不安全。匯付天下開發(fā)了一個與電話綁定的支付系統(tǒng),用戶通過電話輸入信用卡號,然后加密傳到銀行后臺進行結算,解決了電話訂票和支付的同一性。
實際上,航空范疇需要解決的并不僅僅是簡略的終端用戶體驗的問題。匯付天下市場部總監(jiān)湯偉認為,國內航空票務雖然實現了電子化,但是銷售模式依然很傳統(tǒng)。占出票量90%的機票是由全國5000多家一級代理商經銷的,而一級代理商下又有近30萬家二級代理商和終端代理商。一張機票從航空公司銷售到乘客手中需要經歷一個很長的供給鏈。在這個B2B業(yè)務鏈條中,資金周轉非常緩慢,航空公司收到票款通常需要一周時間。
匯付天下供給的解決計劃是幫助代理商進行短期墊款,使得航空公司在用戶購票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收到票款。代理商等資金回籠再把墊款還給匯付天下。短期墊款使航空公司資金周轉明顯加快,票務銷售成本大幅降落。而一級代理的的資金周轉率從本來的一年14次進步到一年120次,盈利才能明顯進步。
另外,對于二級代理人供給IT工具、賬務管理工具等幫助手段使一張電子機票的操作時間從本來的2分半鐘縮短至現在的5秒鐘,進步了效率的同時也是進步了資金的周轉速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