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通體雪白的昆蟲,迎風飛舞時,如瑞雪紛紛,煞是好看。然而,美麗的背后卻隱藏著可怕的破壞性,它就是令許
多林業(yè)專家談之色變的美國白蛾。最近,有媒體報道,青島市遭遇2003年美國白蛾傳入以來最嚴重的蟲患。目前,該市37.48萬畝林地和綠地遭受美國白蛾侵襲。作為近鄰,煙臺市民對美國白蛾的逼近也繃緊了神經。
資料圖:美國白蛾
資料圖:美國白蛾
12日,市民宋先生通過96110提供新聞線索稱,自己在往石家莊走的道上,發(fā)現煙青一級公路萊陽龍大集團附近,道路兩邊的樹葉都禿了,好像是被美國白蛾吃的。無獨有偶,同一天,家住世秀小區(qū)的宋女士也來電稱,小區(qū)路燈亮起后,周圍好像有好多白色的蛾子,但不確定是不是美國白蛾…… 不知名白蛾現身居民區(qū)。
美國白蛾真的來了么?
在世秀小區(qū)一棟住宅樓內,市民馬女士拿著一個空礦泉水瓶慢慢靠近窗口,在那里,一只白色的飛蛾正在劇烈撲棱著翅膀,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馬女士用瓶口對準它,敏捷地扣下去,于是這只美麗的白蛾變成了她的“俘虜”。馬女士擰緊瓶蓋,任由這只白蛾在里面亂撞,回頭對記者說:“這已經是兩天來捉到的第三只了,關著紗窗也不行,它們居然能從紗窗縫里擠進來。”說這話時,馬女士的臉上滿是無奈。
那么,煙臺境內公路兩側的樹木究竟是不是遭到美國白蛾的“黑手”呢?居民小區(qū)內發(fā)現的白色飛蛾到底是不是美國白蛾呢?記者就此采訪了市林業(yè)局,據林業(yè)專家介紹,近期他們一直在密切關注美國白蛾的動向,目前煙臺境內有個別地方確實出現美國白蛾,但并非所有白蛾都是美國白蛾。目前這個季節(jié),還有許多其它種類的蛾子存在,夜晚的燈光對所有蛾子都有吸引力,因此不能都認定為美國白蛾。而公路兩側的樹木多為楊樹,楊樹通常是多種害蟲偏愛的襲擊目標,并非只是美國白蛾所致。
“根據我們的監(jiān)控,目前萊陽境內暫時還未發(fā)現美國白蛾。”林業(yè)專家說,“世秀小區(qū)的白色蛾子也不是美國白蛾,這種蛾子都有一定的生長期限,一般十天左右。產卵是它們的主要任務,產卵后就會逐漸死亡,居民不必過于擔心。”
100億“蜂兵”對抗白蛾
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尤其以闊葉樹為重,初孵幼蟲有吐絲結網、群居危害的習性,每株樹上多達幾百只、上千只幼蟲危害,常把樹木葉片蠶食一光,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記者采訪發(fā)現,我市歷來重視對美國白蛾的防治工作,而且專門培養(yǎng)建立了一支神秘而龐大的“生物部隊”,那么,近期美國白蛾為啥會在少數地方突然冒頭呢?應對美國白蛾,我們又有哪些有效手段和措施呢?那只神秘而龐大的“生物部隊”究竟又是什么呢?
林業(yè)專家說,我市防控美國白蛾的主要武器是多達上百億的“蜂兵”———白蛾周氏嚙小蜂。它是一種長于美國白蛾蛹內的寄生蜂,是美國白蛾的天敵,人工釋放后可自主成為美國白蛾等害蟲的寄主,自然存活率很高,在一個地區(qū)可以長期立足定居,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今年以來,我市已釋放小蜂近25億頭,防治作業(yè)面積達到8.2萬畝次,放蜂區(qū)美國白蛾蛹期的天敵總寄生率達到70%左右,蟲口密度大幅度下降,防控效果顯著。
據了解,目前,我市共有白蛾周氏嚙小蜂繁育基地三處,年繁蜂能力達到100億頭以上的規(guī)模,可充分滿足本市和外地美國白蛾防治用蜂所需。
“這支‘生物部隊’雖然威力強大,但其功效發(fā)揮相對緩慢,一旦成年美國白蛾突然集聚,白蛾周氏嚙小蜂也很難迅速克制,這時候最有效的手段便是藥物噴殺。”林業(yè)專家解釋說,“近期由于降雨比較密集,噴施的藥物被雨水沖刷稀釋作用減退,這也是造成少數地區(qū)出現美國白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市林業(yè)部門已動用各類藥械,通過人工剪除網幕、噴煙藥殺等措施防治美國白蛾,防治率和監(jiān)測覆蓋率均達到100%。對曾經發(fā)生并已經徹底撲滅的區(qū)域進行多次復查,實現全天候無縫隙監(jiān)測,保證第一時間發(fā)現,第一時間消滅,使美國白蛾無立足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