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濟寧十六中,寬敞的教室內只有二十幾名學生。 記者 張曉科 攝

課余時間,濟寧十六中的校園和教學樓內有些冷清。記者 張曉科 攝
39間教室只用了12間,有的班才有20多名學生。因學生擇校、學校規(guī)模擴大等原因,重建后的濟寧市第十六中學開學后,出現了多數教室閑置的情況。
19日,記者在位于太白樓東路的濟寧市第十六中學看到,新建成的“回”字形教學樓已經投入使用,學生正在教學樓內上課。但記者注意到,教學樓南側的教室不少都是閑置的。
據了解,目前,該校初中四個年級共有12個班,每班學生數量一般在40人左右,其中二樓西側的一間教室只有20多名學生上課,教室內近半空間都是空著的。“教學樓共有39間教室,但目前只使用了12間。”濟寧市第十六中學副校長周鳳告訴記者。
“濟寧市和市中區(qū)財政出資近2000萬元對學校進行重建,新建成的教學樓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為增強師資力量,市中區(qū)教育局還面向全省招聘了13名優(yōu)秀骨干教師。”濟寧市第十六中學校長馬宗仁表示,目前學校共有80多名教師,最近還要為每間教室配備課桌椅和多媒體教學設施,但是生源少,使得教學資源浪費,對此他也十分無奈。
“名校每個班學生數量多達七八十人,普通學校卻面臨招不齊學生的尷尬。”談起招生數量不足,馬宗仁認為,學校知名度不高,家長和學生的不認可是主要原因。改造后的新學校招生數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但與目標差距依然很大。按照慣例,濟寧市中區(qū)琵琶山小學、東閣小學和濟寧市實驗小學東校區(qū)(原紅星東路小學)要定點升入濟寧市十六中,今年這三所小學提供的新生名額為270人,但是因各種原因,入校報到的新生只有180多人。
家長們希望孩子上名校,甚至已經形成了盲目跟風現象,導致城區(qū)學校出現招生不均衡的局面。馬宗仁說,“相信隨著學校的發(fā)展,濟寧十六中會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更多的學生會走進我們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