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據齊魯晚報今日運河報道,5月18日是第38個國際博物館日,同時又恰逢我國第24個全國助殘日。由濟寧市文物局主辦,濟寧市博物館承辦的“邀請?zhí)亟虒W生參觀博物館”活動,讓濟寧市特殊教育學校130余名師生走進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濟寧文化歷史。
18日上午,當特教學生們來到市博物館時,館方先為大家準備了一個簡短的歡迎儀式。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時間了解歷史,濟寧市文物局和博物館還為特教學校準備了精美的歷史書籍!敖衲晔邱R年,所以我們還為每個學生準備了一批玩具小馬,希望大家能在學業(yè)上策馬奔騰。”濟寧市博物館館長王莉說。
“這套列鼎,是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七尊鼎按大小依次排列,體現了諸侯王的官階。而這套列鼎在國內都十分罕見!痹谑胁┪镳^講解員的引領下,特教學生被分成四個小組,分別參觀了“濟寧千秋”展、“濟寧精品文物”展、“中國運河之都——濟寧”展、崇覺寺鐵塔及鐵炮長廊。
聽說展柜內擺放的列鼎是濟寧的鎮(zhèn)館之寶,學生們便都圍過來要看個仔細。視障班的學生劉慶保因為是低視力,所以便緊貼著玻璃,才能隱約看到列鼎的輪廓。他對記者說:“雖然看不太清,可是講解員阿姨卻給我們描述的十分詳細,看著列鼎的輪廓,就仿佛能觸摸到上面精美的紋路一樣!
因為學生當中大部分都是視力有障礙的,所以每到一個展品前,講解員都會放慢語速!皾鷮幨行⒘x之鄉(xiāng),很多歷史上著名的孝義故事都發(fā)生在咱們這里!敝v解員說道,碰上展牌上的文字,他們也都一字一句的讀給學生們聽。
“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全校師生都走進博物館,去感受歷史、了解歷史。”濟寧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李霞說,因為濟寧市文物局和市博物館的大力支持,特教學生們才能夠多次有機會走近歷史、了解歷史,“孩子們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更好的認識。”
現場花絮
活動現場有支助殘志愿者隊伍
在博物館日活動中,有一批帶著綬帶的年輕人顯得很惹眼。原來,今年濟寧市博物館為了積極踐行“百家博物館文化助殘公益行動”,而專門邀請濟寧特教學校手語老師來到濟寧學院文化傳播系,現場招募學生成立“助殘志愿者小隊”,通過手語技能,以及文物知識和服務注意事項的培訓,這些志愿者們在5月18日這一天正式上崗。
因為上崗第一天就迎來了濟寧特教學校的學生,所以每個志愿者都繃緊了弦!拔覀兎趾昧诵〗M,除隨時跟著特教學校的學生們外,其他的同學也都站在樓梯的拐角、展廳的大門等地,防止他們因看不清而磕著碰著!贝笠粚W生孟凱歌說。
而另一名大一學生張加州則一直緊緊跟在特教學生的隊伍當中。當學生們來到銅炮的展覽長廊,想要親手觸摸一下這些銅炮時,他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學生們繞過欄桿,并且告訴學生們那里是炮身,哪里是炮口。
“我是濰坊人,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就專門來博物館參觀過!睆埣又莞嬖V記者,他在學校里就是志愿者成員,所以得知濟寧市博物館在招募愛心志愿者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就報名了!斑@里本身就與我們所學的專業(yè)有關,而能成為這里的其中一員,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我覺得會讓生活更充實,也更有意義!
讓孩子越過長欄觸摸元代銅炮
因情況特殊,特教學校大部分學生是視障班的,對于博物館參觀而言,有些視力較弱或全盲的學生,在展廳內只能靠“聽”來了解濟寧的歷史文化。而為了照顧這部分學生,市博物館專門把學生們帶到位于院子里的銅炮展區(qū),讓他們越過長欄,近距離觸摸這些記錄著濟寧歷史的銅炮。
“這是真的大炮?”“哪邊是炮口啊?”因為視力有限,視障班的學生相互攙扶著靠近這些銅炮,用手摸一摸炮口,摸一摸車輪,興奮的嘴里不住地念叨:“冰涼冰涼的,感覺好厚重啊!”有的甚至嘗試著想抬起一門銅炮,看看這些鋼鐵火器究竟有多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