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評職稱看學生成績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曲 頌
在俄羅斯,剛剛入職的教育工作者被稱為“專業(yè)人員”,沒有級別,工作滿5年之后,可以自愿申請晉級。級別有“二級”、“一級”和“高級”之分,級別與收入掛鉤。另外,獲得“高級”職稱的教師還可以申請“首席教師”或“教學法專家”頭銜。評“二級”在本校范圍內就可以進行,“一級”需要到區(qū)教育局,評“高級”則要教育部點頭。
不過,從2011年起“二級”教師被取消,評定教師級別的權力被下放到各聯邦主體的教育主管部門。教師參加工作滿兩年之后可以申請等級評定。獲得一定級別滿兩年后可以申請晉級,兩次評定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5年。如果沒有按時完成評定工作,已經取得的級別也會失效。只有正處在懷孕期或正在休產假、育兒假的女教師可以暫時放緩。
莫斯科第十一寄宿學校外語教師拉夫列諾娃告訴記者,她本人去年剛剛成為“一級”教師,她說評“一級”需要提交課程表和學生的成績統(tǒng)計,評委會非常重視學生成績的穩(wěn)定性。評“高級”就要拿出所指導學生參加國內或國際競賽成績。另外,兩個級別都要求教師掌握現代教學技巧,并為“完善教學工作做貢獻”。所以教師積極參加研討會等學術活動、發(fā)表論文對晉級是有幫助的。另外,高學歷的教師晉級相對容易。
從教師向當地評定委員會提交材料開始,整個周期大約需要兩個月。材料包括申請表、自我陳述、已獲得的級別證書復印件。值得一提的是,申請表中包括一項“教學技能專業(yè)評價”,當眾列出儀表、師德、教學質量等各項指標,由教師本人和部分同事、學生分別進行打分。接下來,參加評定的教師要通過考察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素養(yǎng)的專業(yè)筆試,每次成績都將計入檔案。
據了解,在俄羅斯的公立學校教書壓力也是蠻大的。有當地的中學教師向本報記者談到,職稱的申報按滿兩年算,原則上教師本人也可以不申報晉級,但如果五年還不晉級就面臨從零開始的麻煩了。
教師如沒有通過職稱評定,校方不能以此為理由將合同期內的教師辭退,但是有權將其從授課崗位調到輔助崗位。晉級未成功的教師可以參加當地教育管理部門組織的提高培訓班,結業(yè)后再次申請評定。
俄羅斯教師總體收入偏低,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人才流失的現象也十分堪憂。
莫斯科很多學校的網站公開信息顯示,教師的平均月收入為6萬到8萬盧布(約合6000元到8000元人民幣)。然而也有部分學校的教師反映自己的收入只有2萬到4萬盧布。地方學校的平均收入則更為慘淡。俄羅斯的中小學學生雖少,教師的負擔卻并不輕松。到下午3點所有學生都放學回家之后,教師還要在學校批改作業(yè)、備課、輔導學生或開教研會。
近年來,為改善這一狀況,俄羅斯國家和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提高教師待遇,新的評級方案也是其中之一。俄羅斯教育部承諾2015年國家預算的優(yōu)先項目之一是提高教師工資,2015年俄羅斯中小學教師的平均工資有望達到6萬多盧布。
印度 備受尊敬也是“福利”
本報駐印度記者 鄒 松
每年9月5日是印度教師節(jié),在今年的一系列慶;顒又校皣易罴呀處煛钡念C獎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來自泰米爾納德邦的高中女教師塔加普拉卡什從印度總統(tǒng)慕克吉手中接過獎狀,她在任教34年之后終于獲得了印度教師界的最高榮譽。
和塔加普拉卡什共獲殊榮的還有來自印度各地的319名教師,他們是從全印720萬名教師中選拔出來的,這些參評教師超過80%都來自中小學校。塔加普拉卡什在發(fā)表獲獎感言時稱:“我一直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從沒想過獲獎,是我的同事鼓勵我參加最佳教師評選,因為那樣會鼓勵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隊伍!
獲得“國家最佳教師”榮譽的同時,所有獲獎者還會得到一個5萬盧比(約合5000元人民幣)的“紅包”。這筆政府分發(fā)的獎金基本相當于這些“最佳教師”的一個月工資。在印度,多數公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并不高,從月薪1萬盧比到5萬盧比不等,但如果拿平均2.5萬盧比來計算,也處于社會中等偏上水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