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27年4月出生,今年83歲了,但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走路大步流星,給學生上課,還可站著講兩節(jié)課。我老伴今年82歲,也面色紅潤、做事麻利。我倆結婚62年,已過了鉆石婚。
近20多年來,我和老伴把養(yǎng)生作為系統工程來做。我最大的體會是養(yǎng)生關鍵在心態(tài),快樂的人不是他有很多快樂的事,而是他有顆快樂的心。
不生氣,不后悔
我70歲生日聚會上,我曾對親朋戚友說,人生要“三樂”,即知足常樂、自娛自樂、助人為樂。我保持快樂心境的秘訣是:一不生氣。生氣是別人犯了錯誤,你卻懲罰自己;二不后悔。后悔是你將過去的錯誤來折磨現在的你;三是過好每一天。在生活中找樂趣。
我們能保持心態(tài)平衡,是因為我們心懷感恩,心存感激,認為自己應回報社會、關愛他人。而心態(tài)不平衡就會與人攀比。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我們常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又以自己所得比人未得。這樣一比,心態(tài)就平衡了。
上世紀末,有一段時間,我是我們學院唯一的正教授、學術帶頭人。在一次全院大會上,我說我在某方面不及某位副教授,在另一方面不及另一位副教授。這不是謙虛是事實,因為人們往往在得意時,看不到這種事實。
影響老年人心態(tài)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家庭子女問題。我們是個大家庭,三代共20人。俗話說“家和是!薄N覀凅w會到家和才能心靜。我們要求全家平時多聚會,聯絡感情,尤其是周末、節(jié)日和我們的生日全家在一起,敘家常、讀新聞、進美食。
還有就是對子女一碗水端平。外出旅游,讓他們輪流伴隨前往,不偏愛。遇有困難,如購房、上學、留學,則相互幫助。這樣既增進了感情,也避免和化解了一些矛盾。我們曾獲“五好文明家庭”稱號。
常吃粥,重食療
健康需合理飲食。第一,要合乎人體機能運作之理。我們早餐特別豐盛,除主食包子、饅頭外,還有牛奶、果汁及由番茄、大棗、核桃、苦瓜、百合、桂圓、杏仁粉和葛根粉煮成的營養(yǎng)糊。這是由于前一天晚餐到次日早餐,間隔時間長,腸胃急需補充食物。另外,上午是一天學習和工作最緊張、最有效的時段,沒有充足能量支持,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學習、工作效率。我看到有些學生不吃早餐或吃很少,以致上第四節(jié)課時,精神疲憊。我們的午餐比較精美,雞、魚、肉、蛋輪流食用。晚餐以面食為主,面條、饅頭、餃子或煎餅和由苡米、玉米、小米、綠豆、赤豆、黑豆、薺麥、淮山粉煮成的八寶粥或十寶粥。
其次,食物之間還要協調、平衡。午餐我們吃兩個葷菜,如果配兩盤蔬菜,就顯得單調,我們就做混合菜,例如把胡蘿卜絲、黃瓜絲、土豆絲炒成一個菜,西芹、百合加上一些青豆、草菇,色彩繽紛,還喚起食欲。
飲食合理還要對癥食療。我前列腺腫大,就在早餐的營養(yǎng)糊里配了個大番茄。有尿頻、尿急的毛病,就在營養(yǎng)糊里加五、六顆栗子和核桃以補腎。我有痛風,就不吃海鮮和動物內臟,更不敢喝啤酒,而是多吃蔬菜水果,一天三次水果。我老伴患糖尿病20多年,她飲食控制很嚴格,主食只吃少量粗糧,以蔬菜瓜果為主,葷菜只吃一點魚、蛋,效果很好,血糖一直保持正常,也沒有產生并發(fā)癥。
勤散步,常跳舞
周末,我們學校教工俱樂部內,人們常?吹揭粚夏攴驄D,一個白發(fā)蒼蒼,一個腦門光光,相擁共舞,構成大學校園一道風景線。這就是我和老伴在跳喜愛的交誼舞。關于交誼舞,我還編了一個順口溜:“有氧運動,健體強身。音樂欣賞,陶冶性情。消除疲勞,增長精神。交朋結友,其樂無窮!
多年來,我們保持了適當運動。早晨醒來,在床上做一小時的按摩運動,從頭頂到腳趾都按摩到。按摩后,倦意全消,頭腦清醒,神清氣爽,然后到校園散步半小時,排出體內濁氣,呼吸新鮮空氣。午餐后稍做休息,繞客廳走20分鐘再去午睡。晚飯后是人體最佳鍛煉時間,我們就在校園散步一小時。一天算下來,每天運動時間約為二至三小時。多年下來,效果很明顯,F在從住地鐵道學院到東塘三公里的路程,我們走四十五分鐘可輕松到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