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播報緊急情況,交警正駕駛警車,護送一名傷者前往市中心醫(yī)院!”“各路口請手動把持紅綠燈,讓出生命通道……”
昨日上午,綿陽國民廣播電臺的電波,傳出了播音員的懇求聲和交警的指令聲,讓這座城市的人們無不為之揪心。
而這一切,目標是為了保住受傷打工仔的一只手。
緊急:
播音員請司機為傷者讓道
昨日上午9時35分,綿陽市民突然聽到綿陽國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中傳出播音員急切的聲音:“現在播報緊急情況,交警正駕駛警車,護送一名傷者前往市中心醫(yī)院,目前已從30公里外的綿(陽)梓(潼)路游仙魏城方向駛來,聽交警說,傷員傷情嚴重,千萬不能在路上耽誤,請沿途司機主動避讓。我代表傷者感謝你們!拜托了!”播音員帶著哭腔,著急地懇求,讓這座城市的人們無不揪心。
“目前,警車已經從魏城鎮(zhèn)出發(fā),駛入綿梓路……”“警車已經過新橋鎮(zhèn)張家
嘴……”“馬上到芙蓉漢城……”“上三橋進入主城區(qū)……”“請注意,東街、警鐘街車輛請讓出生命通道,馬上拐入市中心醫(yī)院!
廣播中,除播音員不斷提示過往路段車輛外,還傳來交警對各路段路況的通報和指令聲。
“到了!到了!現在是9時55分,交警僅僅用了20分鐘,就把傷者送到了市中心醫(yī)院。我代表傷者感謝沿路避讓的司機朋友們,感謝你們讓出了一條生命通道,讓無線電波架起了一座愛心之橋,感謝了!真的謝謝……”
從廣播中,人們明顯感到到,播音員已經無法把持激動之情,嗓音已經沙啞了。
“當時,路況實時播報員在交警支隊路況監(jiān)控器上獲知,交警從魏城送重傷員到綿陽急救,說傷者傷情嚴重,不能再耽誤了。我同主持人樂天頓時感到情況緊急,心都揪成了一團。那20分鐘,比平時兩個小時還難等。”昨日下午,播音員晨光在接收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說,“當時我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懇求沿途駕駛員主動避讓,不要擋住護送傷員的警車的道,怕耽誤了傷者最佳治療期!”
意外:
打工仔右手喂進扎花機
昨日上午9時,陜西籍打工青年陳明新與往常一樣,來到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一棉花加工廠上班。
上班不久,他在往扎花機喂棉籽時,不慎將右手喂進了扎花機閘口。
“啊……”陳明新一聲慘叫,順勢拖出右手,用左手托著,痛得昏厥了過去。
工友們聽到慘叫后,立即拉下電源,停了扎花機。跑過來一看,陳明新右手血肉含混,機器上和地上血跡斑斑。
“趕快,趕快……用布袋子將右手段勒住,不能放任血流。”工友們有的忙著救護傷者,有的忙著通知老板,有的幫著找汽車去醫(yī)院。
10多分鐘后,工友從魏城鎮(zhèn)找來了一輛面包車,將受傷的陳明新扶上車。
求助:
交警開辟“生命通道”
路上,面包車時常熄火,工友們心急如焚。9時30分,面包車駛到魏城鎮(zhèn)達州大道與綿(陽)梓(潼)路交匯口時,遇到綿陽交警直屬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林鋼。工友們匆忙下車求助,盼望交警能幫他們將陳明新迅速送到醫(yī)院治療。
看見傷者右手的斑斑血跡和滿臉苦楚的表情,林鋼二話不說,立即同工友一道將傷者攙扶轉移到警車上,駕車朝綿陽疾馳而去。
為了能讓傷者及時得到治療,林鋼一邊懇求綿陽國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通過空中電波懇求沿途司機讓道,以便迅速通過對講機接洽三大隊和一大隊,懇求在路上給予聲援,鳴起警笛,一路咆哮著奔向醫(yī)院。
每到一個路口,都有交警手控打開綠燈,保證警車暢通,過往車輛也紛紛主動為其讓道。
在芙蓉橋路口,警車連超5車;在三橋路口,警車跨線逆行……這一切,都是為了受傷打工仔的一只手。
從游仙區(qū)魏城鎮(zhèn)到綿陽市中心醫(yī)院的路程近30公里,路況不好加上城區(qū)擁堵,按照正常行駛速度,大概要用50分鐘。林鋼駕駛警車,只用了不到25分鐘就安全達到醫(yī)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