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微博)曾經作為一個悲劇英雄出現(xiàn)在我們腦海中——亞特蘭大和悉尼的兩屆奧運冠軍,卻因傷錯過了雅典,正準備“磨槍霍霍”在家門口大干一場的時候,卻得到了奧運要“瘦身”的“噩耗”,再然后,楊凌老了。
一個正值“當打之年”的運動員,卻只能眼巴巴地成為世界最重要體育盛事的看客,這聽起來真的很“杯具”。楊凌給了我們這樣“杯具”的印象,但他自己卻沒有把日子過糟。在沒有槍聲的地方,楊凌依然可以過得很瀟灑,帶著老婆飆賽車,陪著兒子打玩具槍,一派盡享天倫之樂的幸福景象。
但楊凌畢竟是聽慣了槍聲的,他離不開這聲音。當教練,當解說,可以一解“相思之苦”,卻或許手還會癢得很。于是,當亞運來到家門口的時候,楊凌忍不住要再踩踩心愛的賽場。此刻的參賽,或許與以往有所不同,盡管是要彌補亞運無金的遺憾,但握槍的楊凌應該是享受比賽多過明爭暗斗。特別是當自己的弟子打破了自己創(chuàng)造的紀錄時,那種別樣的幸福感應該可以抵消了曾經的遺憾。更或許,幸福的楊凌早就忘了那些遺憾。
(北京晨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