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云南信息報
本報訊 今年3月10日,國家級核心期刊《文藝研究》刊發(fā)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的文章。該文指出,清華大學教授、《讀書》雜志前主編汪暉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存在多處抄襲。對此,北大專家表現(xiàn),該論文存在引文不規(guī)范問題,不能說是抄襲。
近日,數(shù)十名學者就“涉抄”事件聯(lián)名致信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請求組成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并公示委員會名單和調查成果。
該聯(lián)名信指出,今年3月25日王彬彬在《南方周末》發(fā)表《汪暉〈對抗失望〉的學風問題》,指出《對抗失望》一書存在抄襲問題。4月8日,《南方周末》刊發(fā)了項義華的文章和兩位網(wǎng)友所做的調查,補充了《對抗失望》涉嫌抄襲的證據(jù)。
4月2日,熊丙奇在媒體撰文提出:“王彬彬教授公開撰文批評《對抗失望》一書存在嚴重抄襲現(xiàn)象,呼吁學術機構進行調查、認定。如果沒有抄襲,學位委員會可以向大眾,頒布調查成果;如果存在抄襲,學位委員會應當作出取消博士學位的處理!6月6日,林毓生在接收媒體采訪時呼吁“盡速成立‘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調查該事件”。易中天6月7日也在媒體上發(fā)文表現(xiàn):“應當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來審理此案。
公開信稱:事件產生距今已3個月,其間不斷有學者呼吁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組織調查委員會,但是至今未見回應。汪暉對上述批評迄今也沒有任何回應,但他曾表態(tài),盼望能由學術界內部來解決。為對汪暉教授負責,澄清這一爭議,結束莫衷一是的狀態(tài),走向良性循環(huán),我們聯(lián)名請求中國社科院和清華大學迅速答復,履行職責。主意組成調查委員會,公示委員會名單和調查成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