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想象力豐富算不算好詩的標準之一?
我不是內行,我們來看一看內行的論斷。
艾青先生說:“詩人只有豐富的感到力是不夠的,必須還有豐富的思考力、概括力、想象力!保ㄒ姲嘣娬摚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先生認為:“詩歌首先要詩歌化。一首好詩,其詩歌化的程度很高。詩本身要是詩,要有想象和聯想,要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受,要讓我們感到既新鮮又熟悉。”
湖北大學副教授梁艷萍先生認為:“二是發(fā)明的想象與虛構。‘發(fā)明性想象的直覺’——捕捉瞬間的、剎那的直覺、感到進入詩歌,然后通過語言來釋放。因為好的詩歌猶如休姆所說:應當而且必須是凝聚著想象的能量的釋放。凝聚在先,釋放在后。凝聚是為了更好的釋放,釋放是為了在語詞中獲得凝聚。猶如里爾克、荷爾德林、穆旦、昌耀、陳超、臧棣……所以,我認為好的詩歌應當體現為想象的創(chuàng)作與虛構的發(fā)明的自由游戲。”
想象曾被古代著名文論專家劉勰看作“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庇纱丝梢姡胂罅ωS富與否應當被看作是不是好詩的要素之一。
比如說詩歌突破了語言的表達方法,做到了獨具一格,這算不算好詩的標準之一?同樣,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論斷。
湖北大學副教授梁艷萍先生說:“我所認為的好詩應當具備以下的要素或者特點:一是具有奇特的靈魂與奇特的生命質感,是奇特的個人經驗的傳遞,是超出了‘集體潛意識‘的詩歌。正如施萊爾馬赫所說:優(yōu)良詩歌都孕育在獨立的個體靈魂的深處,不再滿足于‘在所有國民中產生雷同的領會’。柏樺在論及他的《一六四二——一六五一:冒辟疆與董小宛》時指出,詩歌應‘告別吶喊’,楊健也在評論柏樺該詩時感到詩歌需要‘還魂’。當詩人不約而同地提出‘告別吶喊’、‘還魂’的時候,詩歌就在更加凸顯個體靈魂的搏動,好的詩歌應當是觸及靈魂的詩歌!
愚認為,把自己的詩作吞沒的千千萬萬的詩歌作品中的詩,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都不能算是一首好詩。
當然,好詩的標準不限于以上兩點,還有好多條標準,但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個性應當算是好詩的兩個標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