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7月28日訊 央行網站今日發(fā)表央行副行長胡曉煉題為《生產要素價格調劑與匯率機制改革的配合關系》文章,她認為匯率機制改革和廣義生產要素價格調劑既相互替代,又有互補性,可并行不悖,同時適度調劑勞動工資和浮動國民幣匯率,比單純大幅進步勞動工資更安穩(wěn),有助于保障工資程度的進步與勞動生產率和企業(yè)效率的進步相匹配。全文如下:
推薦瀏覽
- 財政部:下半年宏觀調控以穩(wěn)為主四部委框定處所平臺新老劃斷5類央企或上“被重組”名單贛州擬打造千億稀土鎢產業(yè)群投資移民產業(yè)鏈:利益分食者大餐羅奇:中國工資漲25%也僅為美國4%
- 財政部副部長談入世行30年:更好發(fā)揮股東國作用
- 胡曉煉:履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既定政策
生產要素價格調劑與匯率機制改革的配合關系
調劑經濟結構、保證經濟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中國面對的宏大挑釁和重要任務。為應對這一挑釁,實現結構調劑和發(fā)展方法的轉變,近期在生產要素價格改革、節(jié)能減排等方面做了大批工作,積極推動資源稅費改革,進步環(huán)境污染成本,進步企業(yè)職工最低工資程度等等。勞動力價格、資源能源價格和環(huán)境代價的變更總體來說是上升趨勢,在這一背景下持續(xù)推動國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必要對要素價格調劑和國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關系進行客觀深入的分析。
一、生產要素價格隨經濟發(fā)展而調劑是客觀請求。隨著GDP總量的擴大,經濟發(fā)展的利益應由國民分享,職工工資理應進步。我國人口年紀結構正產生明顯變更,勞動年紀人口從上世紀后20年的較快增加到本世紀頭10年的增加放緩,再到今后5-10年內可能呈現勞動年紀人口總量的絕對降落。隨著人口結構的變更和農村剩余勞動力持續(xù)、大批向城鎮(zhèn)轉移,中國經濟將趨向“劉易斯拐點”,勞動力過剩局面將逐步逆轉,勞動工資上漲壓力凸顯。長期以來,一般出口加工企業(yè)非熟練工人工資增加緩慢,但近年“民工荒”頻頻呈現,表明一般工人特別是農民工工資已無法保持過去的低程度!案皇靠凳录币院,低收入職工問題更受關注,近期不少地區(qū)大幅進步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同時,經濟運動范圍越大、能源資源耗費越多,相干的瓶頸制約就越明顯。我國已進入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加速發(fā)展時代,經濟發(fā)展程度不斷進步,能源資源花費很大,環(huán)境保護和應對氣象變暖的壓力日益沉重。一般情況下全球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價格以及環(huán)境代價趨于上升。2003-2009年,我國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累計上漲35.6%,其中有國際價格上漲因素,也有國內制作業(yè)生產和出口擴大,拉動價格上漲的因素。我國經濟進入更高發(fā)展階段,人們關于資源、環(huán)境的意識進一步加強,能源資源價格存在內在調劑壓力。簡言之,無論國際收支平衡與否,生產要素的價格調劑都將進行。
二、廣義生產要素價格調劑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調劑國民收入分配格式,進步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推行油、氣、水、電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基礎性產品價格系統;深化環(huán)保收費改革,適當進步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等。除直接調劑價格外,還積極采用加強對環(huán)境保護的執(zhí)法檢查、整理市場秩序、禁止拖欠農民工工資、制定最長工作時間請求等措施,這些都會導致廣義生產要素價格上升。要素價格調劑往往涉及如何擺布改革與通脹的關系,改革與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的關系,以及是否對改革的受損者進行補償等。因此,生產要素價格的調劑請求與其他改革綜合全面設計。
三、生產要素價格調劑與匯率變動之間,既存在替代關系,也存在互補關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白提出,為實現國民經濟發(fā)展、結構調劑、發(fā)展方法轉變的總體請求,需要擴內需,減少經濟增加對凈出口的過度依附。進一步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和合理調劑廣義生產要素價格,都有利于上述目標的實現。生產要素價格調劑快,則匯率升值壓力就小;若國民幣匯率浮動,要素價格上漲壓力就會減輕,兩者之間存在必定替代關系。如果根據政策目標和經濟的具體狀態(tài),對要素價格調劑和匯率變動進行合理組合,可取得更好的后果。例如,同時適度調劑勞動工資和浮動國民幣匯率,比單純大幅進步勞動工資更安穩(wěn),有助于保障工資程度的進步與勞動生產率和企業(yè)效率的進步相匹配。特別是在面臨物價上漲壓力情況下,如果匯率不動而任工資物價過快上漲,將強化通脹預期,增加花費、投資的不斷定性,并使普通勞動者面臨更大的通脹風險。因此,生產要素價格調劑和匯率浮動還存在互補關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