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消停沒幾天的滸苔卷土重來,曾經風光一時的滸苔面條生產線停工一年半并不見復工,由于原料供給和生產技巧的限制,曾獲國家專利的滸苔面條2009年初曇花一現(xiàn)后便歸于沉靜。
7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青島開發(fā)區(qū)的友清海產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全部車間只有兩名工人在一角午休,生產線上十幾部機器被洗刷干凈擺在墻邊,記者能從機器上聞到輕微的滸苔腥味,但機器里已經看不到滸苔。
友清海產有限公司馬春濤經理告訴記者:“2008年滸苔剛來青島不久,我們就研制生產了滸苔面條,在生產設備、生產技巧和產品外觀方面都申請了專利。但由于常溫貯藏技巧和原料供給兩個難題沒有解決,在生產了第一批約3000箱之后,感到不大賺錢,就停產了。”馬春濤向記者指了指包裝箱,“現(xiàn)在只剩下空箱子了。”
“滸苔面條跟別的面條不同,它是濕的,必須冷藏保持,室溫20攝氏度左右的話保質期不會超過兩周,廠里冷凍大批滸苔面條成本高,產品進超市也不容易,并且產品請求滸苔非常干凈,摻了沙子或滸苔中海水過多都不行。”
“生產前我們做過可行性報告的,當時我們懂得到滸苔營養(yǎng)價值豐富,且國內沒有別的廠家生產,感到市場潛力比較大。”馬春濤指著可行性報告告訴記者。“2008年我們拿到的滸苔基礎是免費的,部分是政府供給的,部分是村民撈上來送給我們的。我們估計了一下,要是不計滸苔原料成本,生產后的利潤可達44%以上。若算上購置、運輸成本,利潤就只能保持在5%—10%之間。”
馬春濤告訴記者,他們第一批產品是生產出來才找到買家,加上各種限制因素,就沒能將產品推向市場。“第一批3000箱還是膠州的一家單位發(fā)福利才訂購的。”
在車間,馬春濤向記者介紹滸苔面條生產流程和壓榨機、烘干機等十多臺機器。“像滸苔壓榨機,不生產滸苔面條就派不上用處,生產線只能在這里當擺設。由于吃過滸苔面條的人反應還不錯,我們一直留著生產線,什么時候技巧成熟了,什么時候再開工。”馬春濤說。滸苔面條流水線停工,車間空蕩蕩。
相關閱讀